|
|
订阅社区杂志 |
绿色建筑政策利好,BIPV系统解决方案成为主流 |
(时间:2021/12/10 9:56:04) |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赋能的绿色建筑。对于企业而言,将太阳能、循环用水等低碳节能技术合理导入工程设计中,一方面促进环保理念落实,另一方面也在具体施工中,有效避免了建筑垃圾、光污染等环保问题。BIPV系统解决方案,作为主流形式,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建筑全过程降耗潜力巨大,BIPV于运维阶段提供清洁能源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5%。分阶段看,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阶段能耗最大,分别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3.8%、21.7%。建筑的运行能耗主要是建筑使用方的日常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等,而采取自发自用模式的BIPV项目能够在该阶段提供清洁能源,达到建筑降耗目的。如苏州保时得中国总部的BIPV系统年发电42万度,为大楼提供23%的电能消耗;上海ZHA摩天大楼BIPV提供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生产,从而将能耗降低25%。
2、BIPV有望持续受益于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资产其后特点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2019年,住建部发布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评价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组成,评分项满分值分别为100、100、100、200、100,另外,控制项基础分值及加分项分值分别为400、100,总得分按照所有分值相加除以10来计算,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在资源节约项目中,若建筑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量比例超过4%,则能够在评分项中获得10分。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BIPV项目作为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重要实现方式,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的推进。
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2020年,住建部等7部委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以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占比70%为目标,推动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引导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2021年5月,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
2019年以来,已有多省市发布绿色建筑奖励政策。山西为绿色建筑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获国标二星级、三星级工业建筑项目分别奖励每平方米100元、150元,对获评为近零能耗的建筑,按其地上建筑面积给予200元/㎡奖励。北京对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分别给予每平方米50元、80元奖励,上海则分别为50元、100元每平方奖励。同时,河北要求2022-2025年每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不低于10%速度递增,到2025年,全省竣工和在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合计达到1340万平方米以上。BIPV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有望持续受益于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