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安徽合肥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良好 |
(时间:2021-7-1 10:25:27) |
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近年来,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发展势头良好;装配式建筑年均增长率近50%,减少碳排放达15万吨。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000亿元。 完善政策体系开展试点示范 装配式建筑,即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省时省力还节能环保。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合肥市及合肥经开区位列其中。 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合肥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规划布局、土地出让与划拨、技术标准、市场激励、财政奖补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率先全面推行“1+5”建造模式,即“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EPC)+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模板+专业化队伍+绿色建筑”;率先提出装配式商品房给予容积率奖励、装配式保障性住房(含农房)给予现金补贴;率先成立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常年开展装配式建筑专家“一对一”进工厂进工地活动。 产业链齐全构件多点应用 在试点示范及相关政策带动下,全市装配式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017年以来,全市共获批8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26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1个,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年均可生产1500万平方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1000万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所需部件。全市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近170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近50%。今年1~4月份,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252万平方米。 “全市从事装配式建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审图以及部品部件等企业单位近200家,形成产业链齐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局面。”市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合肥市装配构件多点应用,首条全国领先的智能化轨道管片生产线在肥建成投产,每年可满足15km轨道建设需求;装配式钢结构箱梁在南北二环路高架、引江济淮等重点工程中大规模应用;装配式箱涵在皇嘉路箱涵、新站综合管廊等工程中试点应用;装配式农房在长丰等多地美丽乡村应用。 构建面向长三角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较大规模和综合优势强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据了解,合肥市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3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0个,混凝土部品部件骨干生产企业力争达30家,设计总产能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装配式钢构件骨干生产企业达5家,设计总产能达300万吨;培育设计、生产、研发、检测、咨询服务、设备配套等骨干企业不少于100家。 “合肥市还将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全面提升。”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
|
|
|
推荐图片 |
| 嘉宝莉获CEC涂料行业首批中国绿色产品认 | 3月12日,嘉宝莉集团旗下BB氧吧抗病毒儿童墙面漆、海妮宝贝、海藻泥3代、小清新系列墙面漆、雅晶石、普拉亚艺术涂料和无机涂料等85款产品荣获CEC(中环联合)涂料行业首批中国绿色产品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