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在蓝天保卫战中,我市共有262项目标任务,现已全部完成。环境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实现连续稳定达标,2020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十三五’时期,我市扎实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机动车尾气监测站以及市级应急指挥平台,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市级层面制定并实施《遵义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划定14个县(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工业物料堆场扬尘、燃煤锅炉淘汰、建筑施工扬尘、道路交通扬尘、秸秆焚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污染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和完善,依托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对未来24小时、48小时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得益于此,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3天,优良率为99.2%,比2015年提高8.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6。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57.14%,与“十二五”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1月至10月,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有效天数为304天,首要污染物O3-8H,优良率为97.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70,六参数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