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化工】武汉千亿建经济示范区 力争后年重化工区能耗降低23% |
(时间:2009/11/4 10:52:03) |
武汉重化工最集中的区域内,曾经的传统工业高地,正在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标杆。记者昨从省发改委获悉,武汉市将投千亿元巨资建设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力争在后年使武汉重化工区域整体能耗降低23%,污染物排放指标至少降10%。 武汉大循环经济示范区首次超越区划概念,将青山区、化工新城、阳逻开发区等重化工产业集中区域,视为一个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统一定位发展。重点内容是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对现有重化工企业进行环保技术改造,使其整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下降。 根据规划,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内将围绕五大产业链,即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产业类项目200余项,总投资1000余亿元。其中,近期将实施的119个先导型、基础性循环经济项目,分别涉及钢铁等五个产业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配套建设。这些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500亿元,就业岗位1万多个。 现状:产生武汉七成“三废” 青山、阳逻、化工新城,这里是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撑,武汉三成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来自这里。武钢、一冶、80万吨乙烯……一个个重量级的重化工企业,在这里创造大量财富,提供无数的就业岗位,钢城、化工新城相继改变武汉的经济版图。 这里也是武汉污染和能耗的主要源头,“贡献”了武汉七成工业“三废”,消耗了三成以上的工业能源。煤、原油、铁矿石、石灰石……武汉市主要的矿产资源消耗集中在这里;工业固废产生量、工业废弃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占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排放总量的73.3%、81、33%和65.35%;这里空气质量仅为三级,主要湖泊及过境江河水质均在Ⅳ类及以下,全部低于规定水质等级。 目标:新型工业化的标杆 到2020年,这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 这里的资源与产品的关系,不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直线,而是抽水机抽水式的画圆循环流动。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下,一个转变可以显见:“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性经济模式被“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取代。 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传统工业的顽疾在这里得以缓解,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形成良性互动,新型工业化的标杆效应在全国形成。 路径:重构五大产业链 创新,是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主题词。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财税管理、投融资、循环经济人才等7大领域,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将力图破解产业优化布局、区域利益调整、土地刚性制约等发展难题。 在示范区内突出两个特色,即以钢铁、石化为中心的重化工集聚区和长江深水良港临港物流循环经济。其中,后者将整合阳逻港、武钢工业港、白浒山外贸港等港口及深水岸线资源,提高岸线资源利用率和节能环保。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围绕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环保五大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产业类项目209项,总投资1000余亿元。 未来,三地的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供厂、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还将共建共享,形成集约使用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