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原理:通过向土壤中供给空气或氧气,依靠微生物的好氧活动,促进污染物降解;同时利用土壤中的压力梯度促使挥发性有机物及降解产物流向抽气井,气体被抽出后进行后续处理或直接排入大气中。可通过注入热空气、营养液、外源高效降解菌剂的方法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强化。
技术特点:一般在用通气法处理土壤前,首先应在受污染的土壤上打两口以上的井,当通入空气时先加入一定量的氮气作为降解细菌生长的氮源,以提高处理效果。与土壤气相抽提相反,生物通风使用较低的气流速度,只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微生物的活动。氧气通过直接空气注入供给土壤中的残留污染。除了降解土壤中吸附的污染物以外,在气流缓慢的通过生物活动土壤时,挥发性化合物也得到了降解。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由抽气系统、抽提井、输气系统、营养水分调配系统、注射井、尾气处理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及配套控制系统等组成。主要设备:输气系统(鼓风机、输气管网等)、抽气系统(真空泵、抽气管网、气水分离罐、压力表、流量计、抽气风机)、营养水分调配系统(包括营养水分添加管网、添加泵、营养水分存储罐等)、在线监测系统及配套控制系统、尾气处理系统(除尘器、活性炭吸附塔)等。 关键技术参数或指标: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特性和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理化性质:土壤的气体渗透率、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土壤的pH、营养物的含量、土壤氧气/电子受体;污染物特性: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挥发性;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数量应不低于105数量级。 技术应用基础和前期准备:在利用生物通风技术进行修复前,应进行相应的可行性测试,目的在于评估生物通风技术是否适合于场地修复并为修复工程设计提供基础参数,测试参数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 值、营养物质含量、土壤氧含量、渗透系数、污染物浓度、污染物理化性质、污染物生物降解系数(或呼吸速率)、土著微生物数量等,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小试或中试实验。 主要实施过程:在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中设置注射井及抽提井,安装鼓风机/真空泵,将空气从注射井注入土壤中,从抽提井抽出。大部分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随空气一起抽出,而高沸点、不易挥发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被分解为CO2 和H2O。在抽提过程中注入的空气及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降解不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如原油中沸点高、分子量大的组分)。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对目标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分析,掌握污染物的去除速率。 运行维护和监测:运行过程中需对鼓风机、真空泵、管道阀门进行相应的运行维护。同时,为了解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及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运行过程中需定期对土壤氧气含量、含水率、营养物质含量、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进行监测。同时,为避免二次污染,应对尾气处理设施的效果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修复周期:生物通风技术的处理周期与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相关,一般处理周期为6-24月。 参考成本:处理成本(包括通风系统、营养水分调配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与工程规模等因素相关,根据国外相关场地的处理经验,处理成本约为13-27美元/ m3(土壤10000cy,约合7646m3)。 应用情况:国外,生物通风技术可以修复的污染物范围广泛,修复成本相对低廉,尤其对修复成品油污染土壤非常有效,包括汽油、喷气式燃料油、煤油和柴油等的修复。国内,该技术在国内实际修复或工程示范极少,尚处于中试阶段,缺乏工程应用经验和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