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香港在繁华中呵护绿色生态城市
(时间:2010/8/31 9:59:04)
  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香港的集装箱港口,香港国际机场更是身挤世界前列。香港作为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它的繁荣广为世人所知。但,在本届世博会中,香港馆顶层以“连系.大自然”为主题,凸显一项鲜为人知的事实: 
  香港70%的土地为郊野,郊野公园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开发面积不到20%。 
  或许你还不知道:香港国际湿地公园毗邻国际知名的候鸟保护区——米埔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占地60公顷,是全球最大的湿地公园;香港还有占地约50平方公里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地貌壮观,其形成可以追溯至四亿年前;香港的鸟类品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蝴蝶品种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香港,人口700万,土地面积1100平方公里,实际可供发展土地仅20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全球屈指可数。然而香港这座瞬息万变的繁华之都依然较好地保持着她原始的生态地貌,在这块“弹丸”之地上,香港人并没有如我们所做的那样填海造陆、围湖造田,而是尽心的呵护他们生活的土地的每一片绿色。在这个建筑物林立的都市背后,蕴藏着大量天然资源,展示的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内心”对于生态城市的追求。 
  早在1959年就实施了第一个环境保护的条例——《保持空气清洁条例》,管制燃烧化石燃料的装置散发黑烟,揭开了香港环境保护立法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形成了由控制污染、保护自然和环境评价三大部分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保护自然方面,《郊野公园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极大的限制了商户对于自然生态的过度开发,才使得香港至今仍然保留着70%的郊野田园。 
  对于市场经济,香港政府一直奉行“不干预政策”,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却承担起了主要责任,运用政府职能开展了有效的监管。港府一直实行“排污费制度”,对住户和工商户强制征收污染处理费,此外,为鼓励经营者采用更清洁的方式,实行了“政府补贴制度“。港府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上投入了充足的资金,确保各个项目得以落实。 
  香港一直注重环境监控,现已设有14个客气监测站,76个海水及82个河溪监测站,以监测空气和水的质量。香港市民甚至可以通过安装在工厂污染废品处理现场的摄像头,在网上监控工厂垃圾处理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市民对环境保护工作参与的意识表现得极其强烈,市民不仅自觉行动保护环境,同时积极回应政府的各项环保项目的咨询,对可能会影响环境的大工程项目提出苛刻的条件。同时香港所有大中小学生都被培训成环保大使,香港环保署和岛内各个环保团体举办的公众环保活动种类繁多。 
  作为超现代的国际都市,香港与大自然的连系却是那么紧密,城市建筑与绿水青山交错融合,充分保留着郊野、湿地等让人流连、珍爱的宝贵资源,这无不让内地的市民所羡慕,羡慕的背后,应该是我们的反思。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