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合肥将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
(时间:2022/11/10 9:56:23) |
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3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严控扬尘污染。11月9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解读,到2025年,合肥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美丽合肥”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PM2.5年均浓度 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合肥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本次规划目标,到2025年,合肥市PM2.5的年均浓度将由2020年的36微克/立方米降至34微克/立方米。
合肥市将强化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推进多污染物和关联区域联防联控,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PM2.5已达二级标准的区域持续改善,未达标区域要于2025年底前实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严控扬尘污染、整治餐饮油烟等污染,合肥市将推进大气面源污染防治,城市建成区施工工地推动实施“阳光施工”、“阳光运输”,减少夜间施工。动态更新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加强现场问题处置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2025年前,城市建成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维护,因地制宜建设油烟净化处理“绿岛”项目。
合肥市将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到2025年,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10%,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25年合肥重点区域新造林2万亩
合肥市将制定全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表,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制定专项方案,将探索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工程建设,到2025年,基本构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改造。
为到2025年融入全国碳汇交易市场,合肥市将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工程、新造林碳汇工程、湿地碳汇工程等,对新一轮退耕还商品林地、生态林地实施林相改造,2022年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基本建成,到2025年,力争完成湿地生态修复面积5万亩,合肥市全市重点区域新造林2万亩。
合肥市还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源和地热能,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容量90万千瓦,建设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容量80万千瓦。
建设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推广农林沼气发电等,到2025年合肥市新增光伏发电186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6.12万千瓦。
推动公路货运比降至82%以下
谋划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重大工程,合肥市将依托合肥南站、合肥站、新合肥西站等高铁枢纽,探索发展高铁快递、电商班列、货物快运等物流服务,构成“航空+高铁”快递分拨配送体系,推动大宗物资类运输“水铁联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到2025年,合肥市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路货运比例降低到82%以下。提升城市公交换乘效率,新建场站100%配建充换电设施。
根据目标计划,合肥市将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各领域应用。
加强监测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将试点开展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
合肥市将推进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城乡环境、人体健康、生态安全及重大工程的影响。加强监测预警,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类损失。
到2025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城市应对内涝、干早缺水、高温热浪、强风雨雪、冰冻灾害等问题能力明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