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深圳着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增效
(时间:2021-3-4 9:10:11)
  如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尽快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控制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
  通过四方面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效开展
  “为进一步推动两者有机融合、协同增效,深圳加强顶层设计,在地方立法、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面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法治基础薄弱等问题,深圳率先在地方法规立法中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并纳入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分工,构建气候治理新体系。
  同时,深圳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排序第一的支持领域,助力深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在战略规划方面,深圳市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板块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盘统筹。《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对主要任务进行重点部署。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深圳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专章,按照“目标指标—存在差距—重点任务—工程项目”思路,科学谋划“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在制度体系方面,深圳市修订完善了《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纳入绿色低碳发展、碳交易管理等应对气候变化重要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责任事项。同时,以更严格的考核制度、更有力的执法力量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方面,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交易履约等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及约束作用,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依托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量,全面提升碳交易执法效能,加大履约督促和执法力度,目前对4家未履约企业予以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合计168万元,深圳碳交易履约率保持在99%以上。
  在减污降碳方面,深圳率先开展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双达”研究,持续推动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核电、气电等清洁电源装机容量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87%,彻底淘汰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重点抓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全面供应国六车用燃油,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超过66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率先实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达到80%。2020年,深圳碳排放强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从四方面谋划精准发力、形成合力促进双发展
  《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统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深圳将精准发力、形成合力,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取得新成效。
  积极谋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圳市将高质量研究、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坚持以降碳为总抓手,统筹谋划一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聚焦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圳市将牵住“降碳”这个牛鼻子,深入研究确定碳排放达峰目标及实施路径,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减排工作。
  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深圳市将以先行示范区综合授权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气候投融资机制改革,制定引进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气候项目资金管理指引等配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修订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扩大碳交易管控覆盖范围。
  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接下来,深圳市将完善碳排放统计和核算体系,组织编制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润立漆再登央视 推动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国家权威媒体成就实力品牌。润立漆继登陆CCTV-1和CCTV-10两大频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获得了央视“通行证”,陆续在CCTV-4中文国际和CCTV-7国防军事两大热门频道展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