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和气象部门:防霾治霾须痛下决心
(时间:2015-11-11 9:12:24)
  重度雾霾天气持续多日,仍滞留在东北。环保和气象部门预测,到14日前很难消散。面对红红的雾霾爆表图,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犹豫,须痛下决心,拿出实招,各方出力,久久为功。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有关部门分析认为,此次严重雾霾成因有三方面:一是冬季的采暖及秸秆焚烧;二是近期冷空气势力弱,不利于雾霾消散,加上近期降水过程使地面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三是区域性污染物的扩散。
  谁是主因,有待权威部门作出进一步的科学认定。但秸秆焚烧年复一年,如此严控为何仍难禁绝?供暖年年都搞,怎么今年雾霾特别严重,是环保措施没跟上还是燃煤不过关?应急预案在各个环节究竟存有哪些梗阻导致不能有效执行?东北地区为何不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面对这呼吸之痛,在雾霾成因分析上,我们能否更精细些,有针对性地寻找治理良方;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能否更有操作性,更易于落实;于每个公民而言,能否从身边事做起,多点绿色出行?
  治霾非一日之功,但须始于足下。加快调整经济和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才是治本之策。我们需谨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切不可因几天后风来霾散,蓝天重现,就把该记住的遗忘了,把该落实的又搁置了。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