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南海环保产业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
(时间:2015-11-6 9:28:41) |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规划”)全文发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用了空前篇幅部署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而言,《规划》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同时,《规划》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有专家表示,在“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环保领域或称为“十三五”重头戏。 回望南海,据区环保局的数据统计,南海近年来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位于南海区瀚天科技城的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聚集区,目前已经聚集了60家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0亿以上,其中不乏类似碧沃丰这种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纵观南海环境保护的这些年,大气、水、土壤一直是治理重点。更加严格的环境治理需求,激活了本土的环保产业市场。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南海环保产业或将迎来新的春天。南海环保产业应该如何把握机遇? 笔者认为,首先应提升本土环保服务业,由单纯提供环保设备,转而至提供一整套环保服务。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了专业人才支撑。具体而言,即为环保人才提供创业机遇及创新平台,以吸引更多环保人才留在南海。此外,作为国内首个环境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的平台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影响力和号召力仍有待提高。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