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部:莫拿约谈当保护环境的“救命稻草”
(时间:2015-10-9 9:44:20)

  根据环保部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5个城市或单位因为环境问题被环保部约谈。被约谈的官员或企业负责人均当场明确表示接受批评、认真研究整改落实。约谈作用立竿见影,一时舆论哗然,公众似乎找到了保护环境的“救命稻草”,困扰了我们几十年的环境问题似乎迎刃而解。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且不说约谈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方式不能大面积推广,就连被约谈的地方和企业整改的效果也不得而知。当然,本文意不在于否认约谈的效果,毕竟它表明了自上而下重视环保的决心,也摒弃了唯GDP的用人导向,确实令人拍手称快。但是,如果把过多希望寄托于约谈,最终恐怕也只是事与愿违。 
  首先,约谈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手段。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立法执法、制度监督、行政管理、技术革新、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手段去解决。近年来,各种手段相继发力,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关键还在于发展不够,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始终围绕着我们。约谈的直接效果是引起地方领导和企业的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注重环保,执法更严、技术革新更快。然而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是客观的,地方领导的重视固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是脱离了现有发展水平,再严重的约谈、即便是摘掉官员的“乌纱帽”,恐怕也不能解决问题。要真正实现环保,关键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环境执法的严格和环保理念的形成。 
  其次,约谈只是一种事后救济。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性,预防远远胜于救济。约谈往往是在环境状况严重的情况下进行,或是在环保目标实现不力的情况下进行,只能算是衡量某地环境恶化的风向标。可以预见,即便所有被约谈地的整改措施完全完成,也不能简单地将此与某地生态环境优良划等号。因此,约谈本质上具有滞后性,是一种补救手段。不补救当然是不行,然而补救越多,不是恰恰表明问题越多吗?如果站在预防的角度,从企业市场准入、专利技术审查、环保理念宣传等方面寻求路径,虽然路更漫长,或许效果会更好,届时“约谈”或许会远离公众视野,然而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因此,在并不否认约谈的督促作用时,更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否则,就像“杀手锏”不再能“杀人”,“紧箍咒”不再使人畏惧,“救命稻草”或许也不能再拯救地球吧。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