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东莞再次打响治水治污攻坚战
(时间:2015-9-2 10:14:31)
  盛夏8月,泛舟于东莞麻涌镇华阳湖湿地公园,河水清清,荡起碧波点点;微风徐徐,带来花香阵阵。水道旁翠芦莉与美人蕉亭亭玉立,荷花塘里满眼芬芳,微风吹过,惊起不远处一滩白鹭……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养殖场,众多排污口直连河涌,一片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近年来,东莞以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治水治污的扎实工作,成效显著。麻涌所在的水乡地区,便是先行先试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工作,水乡大部分地区已经重现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不少昔日的臭河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最近,东莞又出台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三年工作行动计划,划定水功能区的50座水库实行“库长制”,加强石马河、茅洲河流域污染整治……在东莞治水治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今天,再次打响了治水治污的攻坚战。
  展望未来,东莞将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向,以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统揽,把水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确保水安全、修复水生态、彰显水文明,为东莞高水平崛起,建设生态都市提供安全、可靠、有力的水务支撑。
  碧水清流成就绿色发展
  东莞缘水而兴,因水而美,但城市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水生态恶化、水环境遭破坏的沉重代价。治水没有退路,治污首当其冲。破局,便从发展较为落后、污染企业较多的东莞水乡地区开始。
  麻涌镇一位干部说,自己数不清己多少次为来访者介绍华阳湖的变化,“这里曾是最脏、最臭的地区。”但面对眼前花红水绿的美景,大多数听众表现出半信半疑的样子。这位干部说,如今通过建设华阳湖湿地公园,直接解决了华阳及周边村的内涝问题,附近水域通过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水质很快由V类恢复到Ⅳ类。更难得的是,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海漂游”景点,仅去年下半年,就吸引珠三角地区游客近60万人次。
  在东莞水乡,与麻涌一样实现水生态环境有效整治的镇街不在少数。
  在洪梅镇,当地引导38家“两高一低”企业分批退出,并按其退出顺序分时段、分档次进行奖励。与此同时,洪梅镇建起全长9公里的“一河两岸”滨水景观线,其建设内容包括河堤护岸、滨水大道、民俗展示等。
  在中堂镇,下马四围河涌综合治理作为东莞探路河涌综合治理的示范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的以色列多段生物处理技术,显著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在道滘镇,蔡白沿江路湿地景观二期工程仅仅用了90天,原来荒废的农地、散发着恶臭的鱼塘,变成了环境幽雅、景色秀丽的湿地公园,日均游客最多时达到千人左右。
  生态的改善不仅带来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还为水乡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不少水乡地区镇街领导表示,水乡重现碧水蓝天的风光之后,当地在招商引资时也更为顺利,注重环境质量的优质企业也更加愿意在水乡投资落户。 
  以麻涌镇为例,该镇近年来先后与15个优质电商项目签约,签约额达到208亿元。签约企业中,不乏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等电商行业巨擘。今年,麻涌镇还将中粮项目、康美特宏远汽车、周黑鸭、海底捞电商等12个总投资达180亿元的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和直接落地项目,这成为历年来该镇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名单最多的一年。
  而在道滘,近两个月便引资93亿元,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外界看来,道滘作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重要成员,两年多来通过积极改革、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措施,统筹发展局面逐步打开,招商引资走上快车道。
  水乡是东莞治水治污的先行地,也是整个城市治水治污的缩影。早在2013年3月,东莞启动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及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时,便开始在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开展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当时明确表示:“目前水乡最大的民生就是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一定要下定决心,坚持民生优先,让老百姓看到水清了,不臭了”。
  整个水乡经济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都在此时迎来转机,有了如今的成效。
  多措并举推进两河整治
  水为城之源,更为城之魂。良好的水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最佳人居环境重要保障。河道水体黑臭、水库水质恶化、地下管网混搭……一系列挑战摆在东莞治水者的面前。
  石马河、茅洲河是东莞的跨市域污染河流。其中,石马河流经深圳、东莞、惠州,影响范围广;茅洲河是东莞目前污染最严重,被称为“东莞最黑臭的河流”。
  水污染历史欠账太多,要彻底治理任务艰巨。因此,今年东莞吹响铁腕治水的攻坚号角,推进“两河”污染整治。
  今年5月,东莞出台了《东莞市2015年度石马河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东莞市2015年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治污方案。
  5月20日,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就东莞市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汇报时说,东莞已把推进污染物减排摆在了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袁宝成表示,为确保减排工程完成建设任务,东莞把部分原计划3年内建设的治水治污工程提到今年动工,加快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启动石马河流域、水乡经济区截污次支管网建设。
  笔者了解到,为整治石马河污染,继去年出台“河长制”之后,今年东莞市政府要求各镇街建立了“涌长制”,要求由各镇分管领导、各村(社区)一把手担任水污染严重的内河涌“涌长”,分片包干负责镇区内主要内河涌整治的监督和管理。力争2015年年底石马河河口断面、各镇交接断面水质氨氮达V类,其他指标达IV类,丰水期水质达III类。
  此外,石马河流域内的重要河涌还实行“一涌一策”,明确石马河流域整治、管网建设、污水深度处理、河道生态修复、沿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建设开发统筹等六个重点,推动污染整治向深层次治理转变。
  而在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方面,东莞方面高度重视,积极从合作共治、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稳步推进,与深圳就综合整治达成了多项共识。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内河涌整治等多项工程加快推进,治理工作迈出了多项实质性步伐。目前,茅洲河COD污染趋势得到遏制,氨氮浓度也有所下降。
  内河涌治理是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东莞市茅洲河流域有人民涌、新民排渠等9条入河支流,有待在今后几年内完成治理。
  针对上述情况,东莞相关部门通过调研与咨询,拟定内河涌整治策略和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委托相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7月下旬启动了示范段生态治理工作。笔者8月18日前往该地走访时发现,人民涌臭味已经有所改善,周边居民反映普遍良好。
  水污染防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也是省、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工作。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率执法检查组来到东莞,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听取汇报后,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了东莞在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取得的成效。
  陈小川指出,各级人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保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接下来,东莞要继续深入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加强河涌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治理责任落实。
  8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率调研组赴东莞,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加强茅洲河等“四河”流域污染整治决议的落实情况。调研组认为,东莞治理茅洲河的经验和措施,为全省跨市治理河域提供了样板,希望东莞进一步完善整治工作方案,加快治污工程建设,确保茅洲河2017年年底前基本达到V类水质。
  省人大代表周广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看到很多的措施落实得非常快。我们去年也到东莞看过,今年再来看,很多项目都建起来了,而且很多拆迁也完成了,可以说整个工程的进度,我们还是觉得满意的。”
  手记
  打赢水污染治理之战
  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古人讲,水乃万物之本源也。诚如斯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然而,东莞与我国很多城市一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水污染等严峻问题,可能危及市民的健康、城市的发展。
  一方晴天,一潭碧水,这是宜居生态的底线。严峻的现实警醒我们,必须向水污染宣战。近年来,东莞加强治水治污的力度、全市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提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治理目标。为市民的健康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东莞向“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治水治污并非水务部门一家之事,需要联动政府各部门、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市民的参与。作为普通市民,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让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承载力相适应。同时,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鼓励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水污染治理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水质又时时刻刻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因此,治理水污染工作更需要各方的重视与全社会的参与,要有上下同心、人人参与、团结奋战的决心与行动。
  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
  治水先治污,治污需良策。随着石马河、茅洲河以及多个中小河流整治动工,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治水、治污攻坚战已经打响。
  东莞市政府日前下发的《加快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2015—2017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今年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市截污主干管网全面建成通水,石马河流域和水乡经济区35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全面开工建设,松木山水库基本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到2017年,全市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形成体系。
  从《行动计划》里,可以看出东莞的决心与信心:东莞将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污染管控、面源清理、截污治污、水体修复等综合治水措施,大力推进全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东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计划将着力提高东莞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和污水进水浓度,修复污染严重的石马河、茅洲河等主要河流水系,改善松木山水库、同沙水库等饮用水源水库水质状况,全面提升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2017年6月底前,按照“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全面完成谢岗、虎门、沙田等17个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区(包括市内调整项目区)建设,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措施,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
  与此同时,今年东莞对划定水功能区的50座具有饮用功能的水库,实行“库长制”,由相应的镇街(园区)行政首长担任“库长”,承担其水污染治理责任。2015年年底前,由“库长”牵头,全面摸清水库集雨区内污染源现状,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综合治理原则制定水库水污染治理方案,提出治理措施和工作计划。此举将水功能水质达标任务落实到“库长”,建立健全水库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按照相关方案,“库长”要充分发挥地方行政首长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将水污染治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多部门充分合作的协调联动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最终实现水库达到或优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此外,面对政府财政资金不宽裕等现实问题。东莞提出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建立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未来,东莞将以市水投集团为平台,广泛引进社会投资者参与合作,共同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营。
  种种迹象表明,东莞治水治污工作在水务环保部门的牵头下,正科学有序地进行着。在治理工作背后,在园林奖牌的背后,既有看得见的青山绿水、清流阵阵,更有看不见的环境改善、生态效益……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