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促进环境共治
(时间:2015-7-28 10:16:51)
  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作为新环保法的重要配套细则,旨在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规范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用权利激发全社会环保活力,才能真正建立起全社会正能量的行动体系,使环境共治从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原则,并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进行专章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要求、满足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和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热情之下应运而生的。
  此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实践不仅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制定提供了丰富养分,也让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从成功举办圆明园听证会这样的标志性事件开始,环保部门先后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均对公众参与作出了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在地方层面,河北、山西、沈阳、昆明等地相继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条例或其他形式的法规,对本地区公众参与的范围、形式、内容、程序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恰逢其时,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分量和作用,使之得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已经成为共识,但仅有共识是不够的,共识要在行动中兑现。为此,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积极宣传、推动公众履行环境权利和责任,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权。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与传播力量,加大公众、新闻媒体等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与评价,强化公众环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公众环境诉讼权。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指南”,将监督的“利剑”铸实、磨快并交予公众,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行动体系。唯此,才能真正凝聚起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