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积极有效落实县级政府环保责任
(时间:2015-5-18 10:57:18)
  5月12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委托环境保护部实施,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及北京大学具体承办的县级政府环保责任专题研究班正式开班。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分6组围绕县域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热烈讨论。本版今日特摘登部分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第1组  加大环保经费投入
  当前,地方环境保护工作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经费不足的问题。
  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分管环保的领导或者具体实施负责人无权参与财政预算审核工作,每年用于环保的预算不足。二是排污费使用不合理,没有专款专用。地方排污费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用于环境治理的比例很小。三是财力不足,排污费收取存在一些漏洞。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环境保护工作与县长政绩挂钩。
  其次,要加大环保工作投入。每年的财政预算要对环保工作划定一定的投入比例,把每年环保投入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
  第三,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严格企业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执行要全覆盖,收取电价、油价、气价、水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排污费。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费用专项费用列支环保费。
  第2组  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目前,农村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治理责任不明确。传统的农村建设资源是落实到村、乡镇,还是县?这一点不清晰。二是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不重视。三是环境教育不到位,群众认识不够。四是农村靠牺牲生态、靠牺牲简单的劳动力去支持城市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五是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少。六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顶层设计要到位,省委、省政府要拿出一揽子工程,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一整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第二,发挥群众的能动性,共同治理农村环境。要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治理,采取奖励、评选文明户等方式提升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
  第四,实行合理农村规划,制定规范的实施方案。做好农村整体环境规划,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第五,建立农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村干部的任免考核要纳入到农村环境脏乱差治理考核评价体系中,要与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挂钩。
  第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素质。
  第3组  推进公共服务智能化
  城乡一体化中,公共服务智能化如何解决?现在,各级政府都在落实这件事,但仍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一是中央财政投入不足。二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均衡。三是受就业政策、户籍政策等问题影响。四是政府资金投入比重失衡。五是一些地方自身的问题,比如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导向扶持力度,这是各级政府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其次,顶层设计要接地气。政策出台后,落实到基层公共服务的主体就是广大农民。城镇一体化建设是要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能够落实到基层,确保一级一级执行。
  第三,要走中小型城镇化的路子,发展小城镇,就地城镇化。
  第四,要抓好两个改革,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
  第4组  土地资源瓶颈需破解
  目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土地资源存在瓶颈问题。其原因主要为:
  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禀赋问题,比如,有些地方人多地少,有些地方虽然地多人少,但是土地质量不高,如重庆、贵州、湖南一带,地势是七山两水一分田,土地坡度很大,质量较差。
  另一方面是后天问题,即历史遗留问题,或工作、决策造成的问题。一是土地规划之后,差异化管理不明晰。二是土地规划不到位,两危建筑非常严重。三是开发过度,比如一些大城市开发过度的问题。四是耕地保护不利。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升规划的合理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红线。合理用地,解决土地指标紧张的问题。
  第二,在规划执行方面,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两危建筑的打击力度。
  第三,加快农业污染整治,提高耕地质量。
  第四,打破省级小圈子和GDP考核圈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土地效率最大化。
  第五,加大山地整治力度,在注重生态的前提下,增加土地总量。
  第六,节约用地。例如,在工业方面,由单层厂房向多层厂房过渡,对项目用地进行严格审查。
  第七,提高土地整体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总量。
  第5组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目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难,其原因主要为:
  首先,在主观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主观上不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涉及政绩观的问题,也包括地方稳定等问题。在执行层面,转型升级难度确实比较大。此外,企业调整难度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跟企业投入等方面不相匹配。
  其次,在客观方面,国家政策导向的具体实施不明确。同时,地方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都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定力要好,定位要准,定数要轻。定力要好,是要将产业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结合。定位要准,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要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定数要轻,是要从区域合作角度出发,做好统筹产业布局顶层设计。
  第二,考核指挥棒要灵、要准。应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提升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第四,实时、适当地跟进。一些相关政策都要全面跟上,只有这样,产业结构调整才能落到实处。
  第6组  产业规划定位要清晰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历史原因,二是阶段发展的局限性,三是利益导向问题,即考核机制的问题。四是规划、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提出5方面措施:
  首先,产业规划定位要清晰。一个地方产业定位要紧紧依靠当地的资源、条件、优势等方面要素。比如,有的地方可以借助位置优势发展某个产业,但在另一个地方却不行。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临沂为例,临沂处于位置优势就是发展物流业,现在,临沂有10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了小商品批发产业。
  第二,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无论是传统产业园区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要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
  第三,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拉长、加粗产业链,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第四,在具体操作方面,要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腾笼换鸟。机器换人,主要是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空间换地,主要是利用土地资源。电商换市,主要是运用电子商务,促进战略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占有率。腾笼换鸟,是产业升级的调节过程。
  第五,政策配套支持,主要是人才、资金、技术方面配套政策的扶持、支持。这方面政策运用得好、调整得好,更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调整。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 
  10月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北京会见美国康宁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愿与美国就污染防治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环保事业发展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