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漯河市环保工作持续加力 |
(时间:2015-3-17 15:52:21) |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日前从漯河市环保局获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打造漯河碧水蓝天宜居好环境,今年漯河市环保工作持续加力,将围绕保障发展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转型升级、环境优化的关键点,多措并举提升环境质量,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实施“蓝天工程”,重点抓好“五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省定要求。控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继续抓好燃煤锅炉、大灶的拆改。控污:狠抓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漯河市所有20蒸吨/时以上锅炉废气处理设施完成提标改造任务。控车: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和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开展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 控尘: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遏制道路和施工扬尘;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继续开展城区禁止有烟烧烤、饮食服务业清洁能源改造和油烟治理。控油:对漯河市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的逸散油气开展强制性治理回收。 实施“碧水工程”,重点做好“三抓”,确保河流水质达到省定要求。开展不达标河流综合整治:对黑河、三里河、颍河整治达标率低的县区,制订具体达标方案,实施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再达标工程。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舞阳、临颍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其两个老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并实现正常稳定运行,督促加快推进沙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唐江河(马沟)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年内建成。 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对城区范围内的黑臭河段进行疏浚,加快截污纳管和雨污管网分流工程建设。 稳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大力推进生态创建,完成1个省级生态乡镇和7个省级生态村创建任务;大力开展农村连片综合整治,1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加大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力度,建成一批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以加大总量减排工作、环境执法力度为重点,着力保障发展需求 狠抓总量减排,确定省定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强化年度目标管理,创新总量预算管理机制,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加强排污许可证的管理,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根据省环保厅安排,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开展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年活动。 强化环评管理,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以项目环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规划环评促进产业优化布局,以严格准入控制污染排放增量,强化源头预防和审批管理,优化经济发展;加强与漯河市重大项目的深入对接,持续做好联审联批和企业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以新修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污染源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流域重污染行业水污染专项整治等工作,综合运用行政处罚、挂牌督办、黑名单、信息公开与通报等多种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查处,从重从快惩治环境违法行为。 以环保领域改革、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为重点,着力维护环境安全 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深化环保领域改革,重点在环保行政审批体制、总量预算管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环保法治建设,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环境监察执法水平上台阶。 完善环保管理机制,促进环境管理上台阶。严格落实责任: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对重点环保责任目标实行每月排名、季度通报,对完不成任务或工作推进不力的,实行领导约谈、媒体曝光、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等严厉措施,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严格监测预警通报:及时把空气质量、河流水质情况、生态补偿情况通过短信、通报形式向市领导及各县区政府和环保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每月公布监测结果和排名。健全大气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严格的大气和水生态补偿扣款,奖优罚劣,用经济杠杆提高治污积极性。 增强基础能力,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积极申请增加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宣教、应急等标准化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据省环保厅时间安排,科学制订漯河市“十三五”环保规划;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漯河市臭氧及颗粒物源解析等重大环保专项研究,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科技保障。
|
|
|
|
推荐图片 |
 | 【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北京会见美国康宁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愿与美国就污染防治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环保事业发展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