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环保行业将迎来转折点
(时间:2014-12-26 14:01:09)
  今年以来,环保各细分板块走势出现大幅回调。业内总结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不振背景下,靠政策驱动成长的环保行业归于平静;同时,过去两年环保板块顶着“高估值”盛名缓步向前,多数公司业绩难以兑现市场预期,致使众多资金“用脚投票”,这一点在2014年表现尤为突出。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顶层设计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以及相关企业外延式扩张转为内生式增长等,诸多催化剂相继发力推动环保行业“华丽转身”,环保板块市场潜力将快速释放。这一转折变节点便是即将迎来的2015年。
  政策落实滞后
  2014年的环保板块可以总结为:政策层面平淡中略带波澜,企业层面业绩式微中仍显稳健。
  今年环保行业收获的最大政策红利无疑是新《环保法》的颁布实施,以及PPP模式的大力推广。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在法律层面为地方政府及污染企业加上了“紧箍咒”,并对环保投融资机制难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为环保行业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但由于政策落实的延滞性,政策红利的释放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环保行业公司在2014年仍依赖着过去的政策红利度过平淡的一年。据Wind数据统计,以A股环保板块的PM2.5概念、污水处理、垃圾发电领域60家上市公司为例,三大领域上市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56%、11.74%和21.02%;而这些数据在2013年全年分别达到25.39%、14.31%和123.24%。
  这一业绩表现,也让曾经坚定看好环保板块的资金纷纷“有脚投票”。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上述三大细分板块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比例分别为44.79%、45.87%和41.54%;但到今年三季度末,三个板块该数字分别下降为39.98%、42.87%和36.4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板块整体业绩表现式微,但一些影响成长能力的关键财务指标却相对稳健。例如PM2.5、垃圾发电概念板块各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始终维持在30%左右,污水处理板块平均毛利率则稳定在35%左右水平。此外,今年以来,尽管国内众多行业的资金链相继拉响警报,但上述三大板块各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均维持在40%-60%的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率,除垃圾发电板块由去年全年的170.27%骤减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7.73%外,其他两个板块除由于行业季节性特点导致的现金流在上半年出现下滑外,到第三季度均快速回升。
  有环保行业券商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作为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大势的不景气,环保行业各公司仍能维持一定程度的业绩增长,而没有出现新能源、手游等其他新兴门类公司的大起大落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表现。而环保行业各公司整体财务指标的稳健,更是凸显其长远成长空间的内生支撑力仍然牢固,这也将为未来行业再次步入发展快轨蓄足动力。
  “气消水涨”成主旋律
  纵观近期各大券商2015年环保行业投资策略,趋于一致的观点认为,在经历2014年的短暂调整之后,2015年环保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水十条”“土十条”等细分产业政策落地,污水处理、土壤修复、VOCs治理等环保细分市场2015年将启动。
  “水十条”是继“大气十条”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预计总投资需求超过2万亿元。市场预期工业污水处理、市政水处理提标改造、再生水回用、村镇污水处理等将成为投资重点。
  从细分领域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预计,按照相关统计数字,“水十条”实施后,预计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将带动的投资规模为3500亿元,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至少需要投入5000亿元,提标改造至少需要3000亿元,污泥无害化处置预计投资规模为500亿-600亿元;村镇污水处理方面,预计也将带动2000亿-4000亿元的投资需求。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水十条”带来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工业废水治理(津膜科技、万邦达)、市政水处理提标(碧水源)、再生水回用(碧水源、津膜科技)、污泥处置(兴源过滤、中电环保、巴安水务、东江环保)、农村水务(国中水务、桑德环境)、市政节水、农业节水(大禹节水)等领域。
  作为环保领域“三大战役”之一,“土十条”的出台进程也备受市场关注。早在今年11月,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就曾透露,我国2014年一系列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于近日完成,将提交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很快提交国务院审议,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台。
  “土十条”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制定工作,目前已经修改了30多稿。作为全国第一份土壤治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将制定从目前到20年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专家预计,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将是几十万亿的规模,市场空间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认为,“土十条”出台后,全国土壤地下水修复市场将迎来跨越式增长,并在2015年达到400亿元。目前土壤修复产业的年产值近几十亿左右,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市场前景广大。高胜达认为,从市场化程度和资金来源保障来看,相较于耕地污染治理,工矿污染场地治理将率先起飞。 
  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上市公司永清环保、高能环境、东江环保、桑德环境等。土壤修复行业上游的环境监测仪器关的企业包括聚光科技、华测检测和天瑞仪器等。如果“土十条”在2015年落地,土壤修复类企业将有望分食上万亿“蛋糕”。
  市场关系理顺
  自环保被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起,外界对于其最大的诟病是“环保是一个行业而非产业”。由于传统体制限制,这个行业并未理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关系。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相关专家此前曾对记者表示,按照相关法律及政策文件的要求,“谁污染、谁治理”是国际通行的治污原则,但在国内推行起来却收效不足。尽管近年来在政策强力推动下有所进展,但对于污染大户来说,污染成本非内部化这一点始终难以催生其治污的主动意愿,因而也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供需双方,环保行业产业化发展始终缺乏内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动向表明,上述现象有望很快得以改观。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旨在明确治污主体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目前正在环保部紧锣密鼓制定中。这意味着未来的污染治理,除了政府和污染企业之外,有着治污技术和项目运营经验的第三方平台将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中,成为推进产业化进程的核心力量。
  此外,曾经一度让业界诟病的污染大户“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局面将有望彻底改观。一方面,新《环保法》明确污染处罚“按日计罚、上不封顶”的理念;另一方面,环境税将有望于明年正式推行。这两者意味着未来企业的污染成本在不断高企的同时,这一成本还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内部成本。“未来,污染大户会像处心积虑降低原材料成本那样,最大化降低其单位产品产出的环境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受困于融资难问题的地方政府及环保企业,有望通过国家正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的PPP模式而引来融资“活水”。
  事实上,不少水治理上市公司已开始尝试以PPP模式来参与污水处理项目。国内污水处理龙头之一的碧水源近期就宣布,将定增募资78亿元参与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其中PPP模式项目成为最大亮点。国中水务12月22日也公告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参与的湘潭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财政部首批PPP示范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社会资本欲以PPP模式参与政府“治水”项目,重要门槛是自身须具备技术和资本双重优势。目前已在污水处理领域耕耘多年,具备资金和平台双重优势的上市公司,无疑将率先受益。
  近期接受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均对记者表达的一致观点是,当行业发展的各种生产关系相继理顺之后,环保将真正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而市场所期待的一度如空中阁楼般的“万亿级市场蛋糕”,才可让整个行业尽享。而种种迹象表明,实现这一蜕变的时间节点,便是即将到来的2015年。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 
  10月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北京会见美国康宁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愿与美国就污染防治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环保事业发展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