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国务院印发“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时间:2014-8-15 13:34:13)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大气污染防治,自觉做到“同呼吸、共奋斗”,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我部编制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和《“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释义》,现予发布。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8月11日

 

  第一部分 
  “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第一条 关注空气质量。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了解政府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第二条 做好健康防护。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第三条 减少烟尘排放。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 
第四条 坚持低碳出行。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
  第五条 选择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第六条 养成节电习惯。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
  第七条 举报污染行为。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第八条 共建美丽中国。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加绿色公益活动,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二部分 
  “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释义
  第一条 关注空气质量。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了解政府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我国现有161个城市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并实时发布细颗粒物(PM2.5)等6项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等日报和预报信息。公众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查询,及早获取空气质量信息,以便做好出行安排和健康防护措施。
  第二条 做好健康防护。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发布了《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一些重点城市据此制定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将按相应污染级别采取应急措施,如机动车限行等,需要公众及时知晓并配合行动。重污染天气出现时,公众应及时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易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
  第三条 减少烟尘排放。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皮革、垃圾、落叶、杂草、秸秆等废物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散煤的硫分和灰分比较高,不易充分燃烧,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食品产生的烟尘也会加剧大气污染。
  第四条 坚持低碳出行。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 
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载客量大,人均每公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少。国家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既有益于健康、节约能源,又减少出行中产生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第五条 选择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选购绿色产品,循环利用物品,有助于减少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及处理处置环节的污染和能耗,也有助于减少处理生活垃圾所需的运输、填埋或焚烧需求,从而降低这些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六条 养成节电习惯。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 
  我国是产煤大国,也是耗煤大国。发电、供暖均以燃煤为主,适度使用空调、关闭不用的电器电源等节约用电习惯,意味着减少燃煤,可以间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七条 举报污染行为。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12369环保热线为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根据《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项时,可以拨打12369,向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和请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八条 共建美丽中国。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加绿色公益活动,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雾霾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只要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汇聚起千百万人的行动,就能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四川省开展“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四川省政协联合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四川省委开展“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重点调研   保护中开发 呼吁战略性制度设计    近日,四川省政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