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多哈气候大会日程过半无实质性进展 |
(时间:2012-12-3 9:43:17) |
多哈气候大会第一阶段已经结束,除形成几个类似谈判纪要的文本外,并无实质性进展。由于一些发达国家搅局,《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德班平台”规划等重要议题的谈判进展不大,这些问题将全部留到第二阶段的高级别谈判桌上,前景不容乐观。 在第一阶段三个工作组的议程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规划是重中之重,但各方对第二承诺期的执行力度、有效时间和碳排放余额结转等仍存在严重分歧。 去年德班气候大会达成一揽子成果,包括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至今发达国家仍普遍缺乏进一步减排诚意,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拒绝加入第二承诺期,美国则游离于《议定书》之外,欧盟宣称将加入第二承诺期,但拒绝上调目前承诺的20%减排力度。 关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期限,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国为使发达国家增强减排力度,主张从2013年到2017年,为期五年,欧盟则希望持续到2020年,为期八年。 此外,随着第一承诺期在今年年底终结,遗留下来的大量排放指标余额是取消还是结转至第二承诺期,各方意见分歧。77国集团和中国一致反对结转,俄罗斯则希望保留自己60亿吨余额,与加入第二承诺期的国家进行交易,欧盟内部对这一问题也立场不一。 此间人士普遍担心,即使与会各方能如期达成一致,各国走完复杂的国内批准程序还至少需半年。如果重蹈第一承诺期批准耗时过长的覆辙,最终将形成批准之日已接近承诺期终结的尴尬局面。 按照日程进展,多哈气候大会12月2日进入休会期。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告诉记者,各方都寄希望于各国部长在2日和3日陆续抵达多哈后,能够在更高的政治层面上解决此前谈判中存在的争议。 美国在过去一周里3次因阻碍气候变化谈判被民间环境组织评为“化石奖”。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大部分西欧国家更倾向于保有《京都议定书》的实际减排效力,对冗余排放配额加以限制。波兰则坚持要将这些配额全部带入第二承诺期乃至2020年之后。此外,欧盟与小岛屿集团和非洲集团之间仍在围绕承诺期是8年还是5年争论不休。 发展中国家呼吁发达国家向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发达国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绿色技术设置重重障碍,美国甚至在会上明确表示技术转让已经不用再谈。 多哈气候谈判前途未卜。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