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江西矿业经济绿色升级
(时间:2012-11-26 9:28:05)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对于江西,这不仅是理想的愿景,更是现实的选择。
  “世界钨都”在江西,“稀土之乡”在江西。江西省矿产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铜、钨、铀、钽、重稀土、金和银“七朵金花”是江西最大的资源优势,为江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至2010年,江西省矿业及其延伸产业的产值连续3年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50%以上,可以说,矿业经济支撑着江西省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绿色崛起之路更见清晰。绿色升级,成为江西矿业经济的必然选择。
  正如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所说,今后,矿业经济仍将继续在江西的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此矿业非彼矿业,不仅要在开发开采上采取高效益、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式,还将在后期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
  开采冶炼“吃干榨尽”
  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的开采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这里地质储量大、含铜品位却不高,从建矿初期的日产2500吨,到如今以日产13万吨成为“中国有色金属第一矿”。然而,产能的持续增加也意味着可采储量的减少,资源压力的增大。
  千方百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成为江铜的追求。德兴铜矿矿长刘方云介绍说:“从2003年开始,德兴铜矿对部分铜品位在0.25%至0.2%或更低的含铜废石进行充分回收利用,8年多时间,共利用低品位矿石880万吨,多产铜量16307吨,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经济与效益的最优化。”
  在德兴铜矿,不仅是含铜废石,连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都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德兴铜矿百泰硫化铜厂利用生物硫化法回收酸性水中的铜矿资源,每年可以回收铜500吨至800吨。“从废水中提铜,既回收了资源,又减少了排放,可以说是‘变废为宝’,是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家辉说。
  “吃干榨尽、变废为宝”的理念,从开采环节一直延续到冶炼环节中。德兴铜矿的铜矿石除了主产金属铜外,还伴生有金银等多种有益成分。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采用闪速熔炼核心技术,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实现了铜冶炼综合回收率98.15%以上,金、银综合回收率94.51%、94.52%以上。
  董家辉介绍,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贵溪冶炼厂投资实施了炉渣选矿项目,每年从废渣中回收铜8000多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矿山的年产量。通过自主研发,成功从废渣、废液中回收多种元素,其中年产硒200吨、碲50吨、铼盐3吨,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1/20、1/8、1/20。
  江西的钨矿和铜矿一样,都是多金属伴生矿。国土资源部资源储量司副司长王少波说:“这也意味着,如果综合利用做得好,是宝,如果综合利用做不好,遗留在尾矿中或者外排,就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在江西省崇义县,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正经历发展的变革。“过去,我们只产黑钨,现在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我们不仅产黑钨,还能产白钨、锡精、铜、钼、锌,矿里所有有用的金属都能利用,”总经理黄世春感慨地说,“资源利用率提高可谓一举多得,企业效益更好了,环境污染也更少了。” 
  做强产业提升效益
  并不满足于仅仅生产销售初级资源产品,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向深加工产品要效益,成为江西省许多矿业企业共同的选择。
  作为江西省首家钨行业上市企业,章源钨业向下游钨精深加工延伸,先后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加工重点项目。如今,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首家工业化生产纳米钨粉的企业,钨粉及碳化钨粉产销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硬质合金产销量国内前三。
  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的利用空间是无限的。对此,姚木根深有感触:“比如江铜,目前开采冶炼后一吨铜的铜价是5万元左右,今后通过发展深加工,一吨铜产品的产出可能是20万元。开采冶炼总量可能不变,但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稀土是江西的特色资源,也是稀缺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开采配额有限。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质,成为江西稀土产业必须破解的难题。
  由于稀土存在于浅层地表,开采较为容易。赣南稀土一度经历了无序开采的阶段,多达上千家企业参与到稀土的开采经营中。“从2000年开始,我们逐步整合采矿权,统一开采、统一加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企业数量从1000多家减少到300多家,再到一个矿业集团公司,也就是国有性质的赣州南方稀土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赣州市矿管局局长李国清说。
  目前,从勘察、开采,到加工、应用,赣州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吸引了一批稀土应用企业落户,如发光材料、风力发电、电动马达等。
  企业规模大了,产业链长了,效益也大大提升。目前,赣州成为我国稀土的集散流通基地,每年有42600吨稀土在赣州加工,2011年稀土产业产值达388亿元,比2000年的14亿元翻了20多倍。李国清说:“2000年整顿时我们的开采量是7500吨,现在给我们的配额是9000吨,开采量增加不大,经济效益却成倍增长。”
  江西赣南稀土产业的变化,折射出的正是江西矿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产业链不断延长,效益不断提升的努力。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胡宪介绍说:“目前江西基本完成了35个省级重点矿产资源矿区整合工作,参与整合的矿业权数由172个减少到47个。”
  努力护住绿水青山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二,高达63.1%,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矿业经济绿色升级,是护住绿水青山的必然要求。
  早年,赣南稀土开采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搬山运动”,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池浸、堆浸开采方式,破坏植被、开挖山丘,采出稀土后又重新堆起一座小山。
  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对地表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如何采取不破坏地表地形地貌的开采工艺,至今仍是一大难点。“我们改进了开采工艺,从2003年开始停止了池浸,2007年开始终止了堆浸,采取原地浸出法,避免了地表的破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祥云说。
  为了加强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江西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稀土保护条例》,实行矿业系统党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还专门成立矿业公安,实现部门联动管理。“从200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31次大规模矿业治理专项行动。为做好稀土资源储备与保护,划定了禁止开采的11个稀土国家规划矿区,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确保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陈祥云说。
  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来降低矿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江西省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江西省信丰县是稀土产区,也是曾经的“搬山运动”发生地。上世纪80年代,这里稀土无序开采,林木乱砍滥伐,土壤松散,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工艺落后,采用草酸、硫酸铵等池浸提取稀土有效成分,土壤严重酸化,PH值达4.3至4.6,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如今,信丰龙舌废弃稀土矿区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一边是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江南沙漠”,一边是树木葱茏、脐橙飘香的生态美景。“截至目前,全县有2.78万亩修复后的土地种上了脐橙,我们在龙舌特意保留下一小片治理前的原貌,作为水土保持警示基地。”江西省信丰县水保局副局长张永荣说。
  不仅是稀土矿,江西各大矿区的土地复垦同样在推进。目前,德兴铜矿矿区80%的可复垦地都进行了生态修复。在水龙山复垦示范基地,昔日的矿山废弃物堆场重新披上绿装,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2011年,德兴铜矿也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为了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江西省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存储保证金6.86亿元,截至2011年,全省由矿山企业负责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矿山1430个,恢复面积1.3万公顷。大部分生产和在建矿山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治理。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