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中国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或将超三万亿 |
(时间:2012-11-13 9:54:51)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6654.2亿元,是2002年的近5倍,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逐年增加,占GDP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同时,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逐年下降。2001年共发生1842起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而到了2010年,则下降至420起,是2001的1/4。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将超3.4万亿元。 分析国家力争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我国在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过程中,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不管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还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力争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梯次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到了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第十二条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 在今年的2月29日,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 特别关注PM2.5时间表 环保部2012年5月24日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12月底前公布监测结果。截至11月7日,有53个城市的PM2.5的实时数据已经发布。 北京是最早发布PM2.5的城市,1月21日起,市民可登录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查询实时数据。 链接环保大事记 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施行。国家开始实现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0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2008年3月,环境保护部成立 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施行,环境保护从宏观战略层面参与宏观决策有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