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我国构筑三北绿色生态屏障共享生态文明
(时间:2012-8-30 10:47:47)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创造了人类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北工程顺利推进,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性和标志性工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建设期限长达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进行,工程范围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林木蓄积量增加到42.7亿立方米。1988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三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专家估算,三北工程结束后,工程区森林蓄水量相当于4个三峡水库。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4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召开了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推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开展了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森林抚育补贴和森林保险保费补贴等试点,大幅度提高了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和投资规模。所有这些,为三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三北工程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近10年来,中央累计投入三北工程建设资金120亿元,是第一阶段(1978年至2000年)16亿元的近8倍,投资标准也由2000年前的每亩1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每亩300元,拉动地方、社会及群众投工投劳投入120亿元,解决了1000多万农民季节性就业,为持续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北工程已经成长为我国生态建设的标志工程,改善三北地区生态面貌的骨干工程,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致富工程,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程。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
  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长期扩展的趋势得到扭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
  同时,三北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我国生态良好,重点在三北、难点在三北、希望也在三北
  30多年生态建设的实践和成就表明,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增加森林资源的潜力所在。没有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没有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北工程的建设任务更繁重,形势更严峻,要求更严格,责任更重大。
  虽然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
  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面积广,脆弱因素复杂,恶化程度深,治理恢复难度大,是我国生态产品最稀缺、生态建设任务最繁重的地区,已经成为威胁生态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北地区,必须从服务国家大局、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加快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尽快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状况,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目前,三北工程已经完成了前四期工程建设的任务,步入第五期建设阶段。按照规划,三北五期仍以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为主要任务,建设内容以工程造林为主,兼顾目前林分出现的质量问题,适度开展退化林分修复。
  依据三北五期工程的分区和布局,按照三北工程要突出重点、规模治理,规划建设防护林基地的战略,五期工程共规划了18个重点建设区,重点进行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规划3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涉及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占五期工程人工造林总任务的27.1%。
  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说,三北五期工程建设将把植树造林作为建设重点,把生态修复作为核心目标,把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建设重点,推进规模治理,努力增加三北地区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
  三北工程区将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北工程简介
  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我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34年来,三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三北工程范围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工程建设期为73年,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1978年至2000年、2001年至2020年、2021年至2050年)、八期(1978年至1985年、1986年至1995年、1996年至2000年,以后每10年为一期)工程进行建设。
  工程主要战略目标是:林地总面积由1977年的2314万公顷扩大到6084万公顷,增加37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15%;林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42.7亿立方米;平原和绿洲的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大部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沙地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面积不再扩大;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通过前四期工程建设,工程区乔木林和灌木林面积分别由1977年的1276万公顷和709万公顷增加到3173万公顷和2339万公顷。
  最近,国家批复了三北五期工程规划。三北五期工程规划从2011年至2020年,建设期限为10年。到2020年,规划完成营造林总面积1647.3万公顷,完成退化林分修复总任务193.6万公顷,将在三北地区新增森林面积988.4万公顷,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贡献2.27个百分点,50%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0%以上的退化林分得到有效修复,7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80%以上的农田实现林网化。与四期工程相比,五期内容更加丰富,任务更加繁重。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