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广州市以供水水质公开促公共服务水准 |
(时间:2012-8-14 9:37:03) |
近日,自来水水质成了城中热门话题。市水务部门回应称,水务部门目前正在研究提出下一步供水水质公示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自来水厂水质状况的知情权。 自来水管连通千家万户,水质如何攸关市民健康。煮饭炖汤洗刷冲凉,口胃之近,肌肤之亲,对水质问题保持相当关注甚至敏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关部门及时反应,允诺完善公布方案,自然好事一桩。 水质公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看到不足,亦不能忽视进步。广州从2004年9月1日开始公示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水质信息,曾是全国最早公示供水水质的城市之一。此次,为便于市民查询6项指标,除了在水务局门户网站上公布外,还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海心沙、大学城等地建有20个动态显示屏,实时公布了部分指标。 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发达国家提高自来水水质,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以我们的现状,自来水水质与国际接轨尚需更多努力。当然,于市民而言,水质标准就是安全标准。新国标公布以前,自来水质标准存在几条“起跑线”,在水源地环境变化、供水规模持续扩大、净水工艺持续改进等情况下,新标准得以公布,有关部门就应该努力向其靠拢。 要想全面提升入户水质,一方面要强化水源保护意识、提升水处理工艺、改造老化的供水设施,一方面要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升水质监测能力。所有这些,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固然很重要,建立高透明度的公示方案和监督机制更重要。 其实,自来水只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自来水水质问题也反映出了当前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一滴自来水,折射的是市民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适应这种要求是幸福转型的题中之义。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