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想骑车路太少 想低碳没条件” |
(时间:2012-8-9 10:06:24) |
自行车道越来越少、骑车上路安全难保等一系列问题正成为城市骑车族的出行烦恼。 骑车上班有点难 家住长春市汽车厂区的王阳每天上班距离约25公里,倒换1次公交车,早高峰平均每天约90分钟消耗在路上。“偶尔着急了也会选择出租车,能节省20分钟,但2元的公交车费就换成35至50元的打车费了,总这么花可伤不起。其实骑自行车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实际状况并不允许。”他说。 王阳告诉记者,自己上下班要穿过市内4个城区,沿途的道路、特别是修路架桥的地段交通状况苦不堪言,几乎没有自行车道,骑自行车就等于与机动车抢道,实在危险。他说:“上下班骑车不单是冒险,而且面对机动车排出的尾气自己很可能变成‘人肉吸尘器’。我的自行车很久没骑,都快成文物了。” 遭遇同样烦恼的人并不在少数,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满街自行车出行的壮观场景已难重现。自行车道被机动车道蚕食得或窄或无、自行车存放点日益被停车场取代。许多市民记忆中骑车上班、上学、上街的年代,已渐行渐远。 “路越来越像给开车人修的,谁敢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啊?所以宁可忍着堵车也得让孩子坐公交或出租车。”南京市民李淑媛表示。而在南昌读大学的韩晓旭表示:“道少,安全系数低,我们充其量在校园里骑自行车,上街一般没法选择它。”供职于青岛的李安爽感慨:“我们想骑车,路太少;我们想低碳,没条件。” 专家支招 中国如今依然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保有量为全球最多的4.5亿辆,每年仍保持着全球名列前茅的产销量。但中国内销和自行车出行比例均在逐年下降也是不争事实。2011年中国自行车总产量为全球居首的8345万辆,但内销仅为3000万辆,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运动而非出行。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付亚辰分析,骑自行车不得不面对路权逐渐丧失、危险系数增加、停车位越来越少等状况。他建议,在城市内的超市、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应逐渐恢复自行车的停放地域,地产开发商应在小区内配置自行车棚,以解决市民无处存车的烦恼。此外,市民应提高低碳、健康、环保的出行意识,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以自行车代步,为缓解城市交通作贡献。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