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白银市重金属污染土地有望得到恢复 |
(时间:2011/8/2 14:06:18) |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电池等行业是排放重金属的主要工业源,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地共同关心的重大的环保污染的突出问题。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不可逆性等特点,使得它的治理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成为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在治理过程中,物理方法费时费工,化学方法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到目前为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近日,在白银区四龙镇民勤村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现场,一项高科技土壤“清洗”技术,就可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使它们焕发往昔的勃勃生机。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开创了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先河。 据了解,今年5月,作为环保部示范工程的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在我市开工实施。该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工期两年,选择白银区四龙镇民勤村65亩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进行修复。此次土壤修复示范工程主要采用两种技术进行修复,一种是通过化学淋洗——化学固定——生物质改性耦合方法修复27亩,另一种是采用化学淋洗——土壤改良方法修复38亩,经过修复使65亩弃耕地变为水浇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修复区域种植的小麦、玉米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在项目现场,承担部分项目任务的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苗旭锋告诉记者,化学淋洗法具体来讲就是用化学试剂配置成溶液,灌在土壤里面,这个试剂和土壤中的重金属起络合作用,随着水溶液进入专门设置的收集池,这样土壤中的重金属就随着试剂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经检测发现,处理之前,土壤中铅的含量是200—400毫克/千克,处理以后已经达到20—60毫克/千克。土壤中镉的含量在处理之前是1.0—20毫克/千克,处理以后达到0.5—1.70毫克/千克,清洗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基本上达到良好土壤的标准。 除了化学方法外,技术人员还在改良过程当中加入牛羊粪等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彻底的修复。同时,工作人员还在已经改良过的土壤中试种了玉米、大豆等作物,记者在现场看到,玉米植株较高,叶片翠绿,长势良好。参与此次项目的珠海市中科信息技术开发公司项目经理周军告诉记者,在植物选择上,他们选择了7种玉米种子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面进行种植,目前长势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将在另外30多亩受污染的土地上再继续进行淋洗和土壤修复,然后在已种植的7种玉米种子中选取最好的种子进行推广种植。 采访中,市城郊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监理方建君告诉记者,我市总共有6000多亩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如果该示范修复工程试验成功的话,就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6000亩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就可以得以修复重现生机与活力,甚至可以推广至全省和全国。 土地孕育着人类,修复受污染的土地就是反哺大地母亲。“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金属污染治理列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计划投资15亿元,重点实施我市城郊东大沟流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白银铜业公司含砷酸性废水达标治理技术改造项目、西北铅锌厂含铅镉性废水治理改造项目和第三冶炼厂含重金属废水治理改造项目等8项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还将全面推进废水废渣、大气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等环保工作,有效解决重大环境安全隐患。虽然在探索中前进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集全市之力之智,“中毒”的大地一定会焕发勃勃生机,孕育出更多的绿色希望。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