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当前我国固废年产生量超110亿吨,累计堆存量约700亿吨,主要固废类别包括城乡固废、工业固废、废旧物资及化学品等。固废未经合理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在近年来也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提及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的处理。当前固废资源化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又将有哪些创新方向和趋势?
9月7日,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大计。本次大会根据不同主题设置多场分论坛,其中,固废资源化分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和企业高管,共同交流探讨固废资源化领域发展方向及未来机遇。
(图为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固废资源化分论坛现场,由论坛主办方供图。)
据悉,固废资源化分论坛由同济大学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共同主办,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学院校友分会、上海建科集团和济联环境平台承办。
固废问题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正如多位发言嘉宾在分享中所提到的,在当前主要固废类别中,包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的城乡固废在其中占据相当比重。而固废问题,也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唐家富在致辞中提到,固体废物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要全面推动各种固废弃物和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Monica Kerretts-Makau从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瓶、开灯等例子切入,呼吁大众在考虑废物循环利用相关技术、政策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人类行为和循环利用的关联性。Monica Kerretts-Makau认为,人类行为是我们在废物循环、利用和处理方面的第一步,需从源头减量。
上海建科集团资深总工程师徐强同样表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是一种生活理念。他认为,以前的激励模式在新形势下要做相应的改善,在政策设计方面可能要转换思路、转变观念,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
资源化要因地制宜
固废难以资源化,与固体废物本身种类多、来源广、成分复杂等密切相关。聚焦资源化处理问题,因地制宜成为专家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同济大学绿色建造中心主任、广西大学副校长肖建庄认为,建筑固废资源化非常强调因地制宜。资源化是大交叉的学科,需重规划,分类拆除,协同创新。同时,资源化是拓长产业链、增加就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用。
维尔利环保集团董事长李月中在圆桌对话的分享中同样提到因地制宜。据介绍,维尔利现在的有机废弃物,真正作为养分用于农业特别是肥料化的应用,从氮的循环或平衡来说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消纳,需要因地制宜,在局部区域做一些探讨。
苏伊士水务集团技术推广经理程忠红以污泥处理为例提及应在不同的项目中结合当地条件做不同的尝试,此外还需要“因泥制宜”。他认为,从资源化的角度来说,污泥到底能不能资源化或者资源化有多大的价值,核心还是取决于污泥本身是否热值高、有机质多。如果污泥本身可资源化的东西很少,就会限制后续资源化的途径以及资源化的量。
此外,多位嘉宾以上海为例分享了资源化因地制宜案例。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玲燕对上海污泥处理做出了具体介绍,认为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需要在以焚烧为保障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污泥资源化路径。
唐家富提到,上海地域面积小、固废产出率高,固体废物全程减量化、深度资源化、稳定无害化尤显重要。近年来,湿垃圾、焚烧飞灰、污泥、动力电池、新污染物等都备受关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践行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重要理念,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不断提升城市绿色生态宜居水平。
新技术支撑固废资源化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研究范式,基于多介质、多组分的复杂特性,新技术也成为支撑固废资源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据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戴晓虎介绍,当前以污染控制为目标下的资源循环利用,基本上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有机固废处理理念由“污染物-无害化单向过程”向“污染物-无害化-循环利用过程”理念转变,而在研发和技术开发上,有机固废处理新技术也将以碳-污双指标为导向,驱动有机固废新技术的开发。
戴晓虎认为循环和双碳的实现还是很乐观的。他表示,在有机固废的处置方面,最大的障碍在于其多介质的复杂特性。未来如果能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主控、定向调控等,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在建筑固废资源化方面,肖建庄同样认为需要技术的支撑。他提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由废料变原料、原料变产品、产品变工程。让建筑具有第二次生命,可以通过一次分解、二次分解、再合成和二次合成实现。肖建庄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是以拆下来的固废作为原材料的一种理念,而不是向大自然采更多的砂和石。
上海建科集团资深总工程师徐强认为,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机遇,而固体废弃物种类多、来源广、波动性大也带来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认为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提升治污和减碳的协同效应等成为应对挑战的方式之一。
同臣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标以污泥处理为例,提出未来资源化方向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可能以单一的技术“包治百病”。一方面通过多种废弃物联合、协同的方法降成本,支持多元化的产生;另一方面形成闭环,推动走通资源化、多样化之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