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领域成经济发展宠儿 垃圾处理之路任重道远
(时间:2015-10-22 10:07:11)
  近几年,环保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整个大环保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宠儿,紧跟大气和水,固废垃圾处理板块越来越被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垃圾处理任重道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可冒进,且来看看各位行业专家是怎么说的。
 10月12日—15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SWT2015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在苏州召开。
  会上发布了2014环境卫生行业发展报告,而来自环保领域的企业、专家以及政府官员则对环保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判,结合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对道路保洁和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专业建议。
  现今,无论从社会的关注度还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环保领域都是“宠儿”,而与会专家和企业总裁则提醒垃圾处理任重道远,环保产业不可冒进,看看他们对于环卫发展有什么见解。
  2014环境卫生行业发展报告
  10大看点
  1 全国城市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494.8亿元,同比增加21.16%;垃圾处理投资为130.6亿元,同比增加3.73%。
  2 垃圾清运量增长,无害化处理率首破95%。
  3 城市处理设施中,填埋、焚烧占总无害化处理量的65.42%和32.52%,同比填埋比例下降15.31%,焚烧比例上升31.45%。
  4 5家垃圾焚烧领域企业上市,垃圾焚烧领域规模排名前六企业的市场总占有率已近52%。
  5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填埋处理能力占地区总处理能力比重较高,分别为77.49%、85.87%和77.64%,东部地区较低,占比为50.40%。
  6 自2014年2月以来,上广深垃圾分类办法纷纷出台,分类覆盖面不断扩大,北京合格试点小区占全市物业管理居住小区的70%,广州分类合格社区占全市社区约90%。
  7 目前餐厨垃圾试点城市(区)已达100个,覆盖了32个省级行政区。全国餐余垃圾处理项目115座,处理能力超过2.15万吨/日。
  8 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2.83座,低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拥有公厕数量4座。
  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呈现“646格局”:超6成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处理,超4成行政村没有设置垃圾收集点,超6成行政村没有处理生活垃圾。
  10 全国城市道路清扫面积676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7%;道路机械化清扫面积占全部清扫面积的50.44%。
  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副局长汤以成
  生活垃圾分类的三点思考
  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我有几点思考。第一,垃圾分类不等于垃圾减量。除了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分出来还是垃圾,都要有处理设施来跟进,减少的只是垃圾焚烧量和填埋量。
  而对于可回收物,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和机构从事废品的回收。他们不做的,我们来补上,主要就是低质可回收物和废旧织物等,以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扔掉的可回收废品。但是,这一部分分得再好,我认为,减少的垃圾量占总量的比例不会超过10%。
  第二,垃圾分类应该渐进发展,不会也不应该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垃圾成分会发生变化,可回收物的数量和从业人员的情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发达国家的终端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可回收物,是因为他们没有渠道去处理,需要政府出资建立这样的渠道。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回收的人员和机制,不用花钱就可以解决。
  经济越发达,我们扔掉的可回收物会越来越多,分类的价值也逐渐显现。而随着处理技术、方式的转变,管理水平的提高,垃圾分类的模式也会发生变革。
  第三,垃圾分类必须因地制宜。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小区,垃圾的成分、居民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不能靠一个模式来解决。终端处理方式不同,有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从而决定了源头分类必须不同。
  中联重科环境集团副总裁陈培亮
  PPP将成主导模式
  我认为,未来环卫治理的发展会有以下几点趋势。
  第一,PPP模式会展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环境,而PPP会成为政府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农村环境已经恶劣到必须要整治的程度,但政府的投入和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撑如此大面积的农村环境治理,所以PPP会成为主导模式。
  第二,政府的管控会更科学合理,政府监控转向效果监控,定价模式更合理。很多PPP合同中已经提出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概念,政府购买服务的价格不再像以前,是固定模式。
  第三,在社会采购方面,成体系地采购成套设备将成趋势。我认为,城市管理者应该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很冷僻的品牌和模式,在后期运营和后期设备体系升级方面就会面临很大问题。大的企业之间有基本标准可以互换,但是小企业的产品则不能使用,从而造成设备的后期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海滨
  垃圾分类不能过分强调资源化
  对于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方面。我认为,这些年来,对于可回收物的价值存在错误的理解。高价值的可回收物在前端已经得到处理,而低价值的可回收物,即不能买卖的废品,占的比例又非常小。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即过分强调资源化。而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不是资源化,而是无害化,其首要目的是解决二次污染问题,其次是简化后续工作,最后才是提高资源化利用。
  而垃圾分类收集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行为主体、分类方式、管理措施、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居民分类知识缺乏,知行不统一,参与行为不足。而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对垃圾处理非常重视,但是在垃圾管理目标上不明确。我认为政府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误导,夸大了资源化的效果,所以往往是围绕可回收物去谈分类方式,这是主要误区。
  我们的垃圾分类比欧美慢了半个世纪,欧美已经进入垃圾分类的成熟期,而我们才刚刚起步。以台湾地区为例,它的垃圾分类整整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所以垃圾分类是快不起来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鲍伦军
  制定约束机制和奖励措施是关键
  在垃圾分类方面,广州经过三四年的实践,现在依然在探索中。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应该打引号,如果前端没有分类好,它就是垃圾。垃圾分类一定要在前端,在个人,在家庭中完成,但是这种分类的成功率却非常低。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设计有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约束措施和奖励机制。
  日本实行垃圾分类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据我了解,日本在垃圾分类上执法非常严格,甚至动用刑事侦查的手段,DNA分析,并动员媒体跟踪,一旦查到分类不合格的个人,所有的执法费用都由此人承担。但是我们国内做不到这一点。
  而广州主要从市民、社区、街道、区政府、处理企业五个层面去推动垃圾分类。广州此前有垃圾处理的暂行规定,下一步要进行地方立法,将各个部门、单位以及个人的责任全部明确,关于处罚细则今年9月1号已经开始实施。而对于激励措施,前几年,有些企业也做过尝试,实行积分兑换制,与一些日用品企业合作,拿垃圾分类的积分去兑换商品,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
  对于垃圾焚烧,我认为并不是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只是目前为止最成熟的办法。
  香港联谊集团总经理周冶平
  香港垃圾的减废蓝图
  目前,香港人口70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万吨。香港的三个填埋场预计于2019年全部饱和,所以我们也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垃圾减量。香港政府的目标是通过十年时间,将垃圾量减少40%。据统计,2011年,香港人均每天产生1.27公斤垃圾,希望到2022年可以减少到0.8公斤。
  香港垃圾的减废蓝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政策和立法。几个月前,香港政府推出了十亿的环保基金项目,主要用来提高香港的垃圾回收能力、采购设备、招聘人员。香港政府也会推出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参考韩国等国家制定标准,按量收费。此外,政府还将制定废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计划,会在零售家电上抽取一定的费用,用于补贴回收家电的回收商。 
  第二,大力建设废物回收及循环再造设施,包括污泥处理设施、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和社区环保站等。
  第三,香港政府在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希望社会和市民普遍参与到减废中来。香港每年的厨余垃圾产生量达到100万吨,人均每年约130公斤,大约是台湾的两倍。所以,香港政府要开展惜食运动,鼓励市民吃饭用餐时少点一些,买菜次数频繁一点,每次少买一点。
  意大利道路宝公司亚太区销售总监
  大卫·西马
  道路清扫的米兰案例
 
众所周知,米兰是集金融、工业、旅游和时尚产业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较多,垃圾产生量很大。
  与中国不一样,米兰是用公里来衡量清扫工作量的,米兰大约有2千千米的街道要保洁。米兰的广场面积也高达35万平方米,需要清扫。如果按年来计算清扫量,每年精细化清扫的街道总长是26万公里,需要清洗的街道是13万公里,每年通过街道清扫可以收集大概7万吨垃圾。当然清扫过程中也有难点。米兰街道普遍狭窄,几乎每条街都配有停车带,制约了机械化作业。
  米兰的保洁标准非常高。例如,城市各级道路100%机械化清理;每百米残存垃圾量小于一处;路沿根部不得有垃圾残存;需保证下水井、泄洪渠通畅。此外,我们还会对保洁工作者进行充分的培训,让他们明白保洁的要求在哪里。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对于米兰和苏州皆是如此。我们面临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人员和车辆的组织协调。我们会按照街道不同的情况划分不同区域,对商业区、生活区等进行详细划分,来确定哪些街道每天需要清扫几次。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