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固废】我国污泥处理能否两招解三难
(时间:2014-10-30 14:08:05)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污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由于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较高,如处置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这一环境保护领域难题已备受关注。
  近日,在中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预计在未来5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60亿元左右。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同时发现,污泥处理还有三大难题待解。
  难题一:“重水轻泥”
  与市场乐观预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堪忧。北京首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胡峻铭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据《2013-2017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但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据了解,在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但并未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据统计,虽然80%污水处理厂建有污泥的浓缩脱水设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减量化,但约有80%的污泥未经稳定化处理,导致污泥中含有的恶臭物质、病原体、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容易从污水转移到陆地,使污染物进一步扩散,也使已经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减排效益大打折扣。
  难题二:“上天”还是“入地”?
  污泥的最终归宿在哪儿?据悉,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建筑材料等。胡峻铭介绍,现在有31%的污泥采用土地填埋的方式处理;3.45%与垃圾混合填埋;还有约45%的污泥用来堆肥等土地利用领域,还有约3.45%的污泥进行焚烧处理。
  “土地需要富含有机质营养物的、稳定化、无害化的污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巡视员张悦认为,污泥作为“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让其回归大地才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
  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污泥中的重金属难以处理。胡峻铭说,在污泥堆肥形成的半成品中,一般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由于重金属具有累加特性,可致多年生植物重金属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这是技术层面面临的风险之一。
  除了技术上面临的风险,相应政策对污泥土地利用的限制也存在。
  胡峻铭指出,相关部门目前还没有就污泥土地利用政策达成一致。在实践中,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实际上鼓励污泥堆肥技术路线。国家发改委支持了一些2万—10万吨不等的污泥堆肥的项目。
  “但是污泥堆肥企业如果要将有机肥进入到农户的最终投药点,就需要农业部对有机肥进行认证许可。农业部门出于避免工业污染源进入农业用地的考虑,并不允许污泥在农田进行利用。这一问题亟待相关各部门达成一致意见。”胡峻铭说。
  与“污泥入土”相对应的是“污泥上天”的处理方式,但其存在问题也愈加明显。
  “污泥焚烧不仅消耗大量能源,也产生大量细颗粒飞灰。”张悦说,“污泥里面的重金属都到哪去了?要么在大气,要么在飞灰,要么就在工厂里面。”
  难题三:谁来买单?
  来自台湾的福建庄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秀梅在海外创业多年,其公司自主研发出的“城市污泥磁化低温热解技术”就探索出一条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据林秀梅介绍,利用该公司“二段回转式污泥磁化热解成套节能装置”,可直接在污水处理厂内就地处置,无需另觅新址,不必转运和脱干污泥,避免传统压滤模式处理过程中,因掺入石灰等添加剂造成污泥中有机肥效丧失,影响污泥终端产品的资源化再利用。
  技术虽好,但在市场推广中却面临着窘境。“我们公司只能获得很小的市场份额。”林秀梅说。
  其实据记者了解,不仅是民营小企业,就包括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为代表的国企,还有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市场也并不景气。很多企业一年只有一个新项目。
  究其原因,市场的冷淡是由于污泥处理成本较高,而污水处理厂并没有这样的资金可以投入。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开出污泥处理处置投资347亿元的大单,但谁来买单、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依旧不明。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由于征收标准较低,往往连维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都有困难。污泥处理费未开征,运行资金没有着落,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有意无意地将污泥处理的责任旁置。
  “在缺乏清晰的行业付费机制的情况下,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污泥企业的生存困境。”胡峻铭说。
  两招能否迎来“艳阳天”?
  针对这些情况,多位专家提出了几种可以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第一招——水费提高几分钱、污泥处置全到位。
  专家认为,政府作为污泥处置主体,原来要考虑征地、运输、运营等多项费用,如果能采用就地处理模式,将可省去上述各项费用的投入,进行合理的价格测算后,可直接将污泥处理费用包含在污水处理的吨费用中予以适当调整,政府将污泥处置主体转移给企业后,只要承担监督管控职能。
  第二招———政府定规则、企业来唱戏。专家建议,可以改变污泥处置投资、运营模式。政府应当从污泥处置的投资、运营的重负中解放岀来,把污泥处理处置权真正交给市场。可实行BT(建设-移交)模式并选择工艺路线,政府制定市场准入规划,确定污泥不出门处置的环保要求、投资限额、运营费用等,企业先投资运营一定期限,经环保检测和经济测算,达到BT要求后移交、结算,反之由项目承接企业自负投资损失。
  据了解,我国正抓紧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重点对工业废水提出要求,有望使污泥处理处置产业迎来“艳阳天”,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并将推动环保项目进一步产业化。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 
  10月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北京会见美国康宁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中美环保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愿与美国就污染防治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环保事业发展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