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厨余垃圾生物处理规模化尚难两相情愿 |
(时间:2012-8-21 11:05:03) |
将小区回收的厨余垃圾运到专门的加工厂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后,再返还给小区进行绿化,或者卖给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随着城市垃圾量的日渐增加,这种由企业和小区合作的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方式成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尝试。然而受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垃圾运输方式、经济效益等因素制约,生物处理规模化之路困难重重。 今年6月,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德国巴斯夫公司,在该市万科润园小区免费向居民派送生物降解塑料袋包装厨余垃圾,放进分类垃圾箱中,一台运输车专门将厨余垃圾运至新洲的堆肥场。2到3个月后,这些垃圾将变成肥料,其中一部分运回小区,为花草树木施肥。 华丽环保负责人介绍,生物处理厨余垃圾在堆肥条件下能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华丽环保将可降解的垃圾袋按照每月30个的数量派送给小区居民,并在每个垃圾袋上标注门栋号。” 据了解,经过1个多月的试运行,目前已从小区回收四五吨垃圾,按照45天完成一次堆肥、一吨厨余垃圾产生0.4吨的有机肥计算,可以生产1.6~2吨有机肥。 回收的厨余垃圾经过堆肥处理,可以制成有机肥,按照有机肥的质量高低,每吨售价在500~1000元不等,有机蔬菜等农田急需这样的有机肥。国内外的许多试验也表明,堆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连续使用堆肥2~3年后,土壤空隙度增加2.1%~4%,有机质增加0.05%~0.17%,增产幅度最高达15%。可见,厨余垃圾采用堆肥的处理方式,可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为缓解温室效应作贡献。但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垃圾运输方式、经济效益不明显3大因素使厨余垃圾在生物处理之路上困难重重。 首先,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处理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据介绍,项目试运行之初,物业公司给所有润园业主群发短信,在社区网站上也发布消息,通知居民免费领可降解的垃圾袋。但过了两周,只有200户多户业主申领。经过1个月的试运行,目前已向400户居民发放了垃圾袋,持续使用的将近300户左右。 其次,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企业积极性。头一个月的试运行,华丽环保已经投入17万元,还没有实现任何盈利。“一个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比普通垃圾袋要贵2角钱。”因为回收的垃圾量少,卖出的有机肥根本无法弥补成本,长期持续下去企业也将无以为继。目前“厨余垃圾”分类只有社会效益,暂时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投入大,收益小,绝大部分物业公司目前都不会想到去做这个事情。” 最后,传统城市垃圾运输方式不利于厨余垃圾分类。现在小区推行的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回收处理全靠小区和企业合作推动,在垃圾分类运作过程中,虽然小区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是垃圾运输环节不配套,垃圾装车后又被混在一起,影响了业主的分类积极性。 厨余垃圾生物处理走向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在此期间,除了提高公众的分类投放环保意识外,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如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力度,出台堆肥产品营销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起环保企业的积极性。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