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连云港新技术让日处理垃圾仅有30吨左右 |
(时间:2011/7/5 11:27:20) |
自去年大浦垃圾热电厂试运行至今,市区的日产垃圾已集中采用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使得以卫生填埋方式为主的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的日处理量锐减。今夏是钓鱼山垃圾处理场“减负”后的首个夏天,记者日前在场区采访时发现,尽管目前该场的垃圾日处理量仅有30吨左右,但人员、设备仍处于待命状态,对填埋库区的环境监测保护工作也正常开展。 钓鱼山垃圾处理场是市区最大的垃圾处理场,建于1995年,主要负责处理新海城区的日产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但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为环保绿色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问世让传统的卫生填埋法逐渐淡出。去年,我市的大浦垃圾热电厂建成试运行,目前已可完全处理市区的日产垃圾,曾作为我市垃圾处理主阵地的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的日处理量锐减,如今只负责处理大浦垃圾热电厂每天焚烧发电后产生的垃圾废渣。 据钓鱼山垃圾处理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启用垃圾热电厂之前,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的垃圾日均处理量在600吨左右,夏季则会飙升至800吨左右,这是因为夏季瓜果蔬菜大量上市,人们生活消耗量大,从而增加了垃圾量,使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陡增。 然而统计数字显示,随着大浦垃圾热电厂的运行并成为我市主流的垃圾处理场所,这个夏天,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的日处理量仅有30吨左右,除了热电厂运来的垃圾废渣外,还包括宁海乡等周边乡镇的零星垃圾,垃圾量的大幅下降客观上减轻了库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尽管如此,钓鱼山垃圾处理场仍然派出11名工人在库区作业,仅仅将他们的上班时间推迟,即从原来的早上5点,推迟至8点半。垃圾量的减少也降低了库区大型垃圾压实设备的损耗率,但处理场仍加强了设备的检修,人和设备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以应对不时之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钓鱼山垃圾处理场目前已开展了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每天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库区内严密监测甲烷排放量,并使用药物消杀蚊蝇和定时除臭,仅除臭这一项一周就要进行3次。此外,工作人员还加大了对库区的土层覆盖工作,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存在坍塌风险的垃圾坡头进行及时处理,覆盖整治。考虑到夏季雨水多,垃圾场计划在库区北方重新选址修建一条截流沟,目前方案已经制定完毕。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