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郑州市政府欲借力发展生物柴油实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 |
(时间:2011/6/22 11:10:08) |
餐厨垃圾(主要是泔水)的集中处理一直处于“完全自由”状态,绝大部分被回收后,化身为泔水油或者充当猪饲料喂养出泔水猪,最终又经不良商贩之手流回餐桌。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欲借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来实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目前《郑州市生物柴油产业规划暨生物质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组织专家评审,配套政策《郑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也已制定完成,计划下月出台。待此项工作正式开展,餐厨垃圾将不能私自处理。 规划 建东、西两个餐厨垃圾处理厂 据了解,郑州市工信委与全国生物柴油协作组织合作,《郑州市生物柴油产业规划暨生物质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前初稿已经完成。 该规划共包含6项重点项目。 第一,在郑州西区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大约占地1000亩,对全市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使餐饮垃圾处理、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衍生品生产、相关设备制造等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第二,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600吨左右,总投资2.5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在西区建设一座日处理300吨的综合处理厂,主要处理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及荥阳市的餐厨垃圾。二期在郑东新区建设一座日处理300吨的综合处理厂,主要处理来自郑东新区和金水区的餐厨垃圾。 第三,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厂,总投资2亿元,对全市现有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主要是将地沟油、废弃油脂(主要来自餐厨垃圾处理厂)等转化为生物柴油。 其余3项重点项目有一个为50万亩能源林种植项目,主要种植文冠果、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生物柴油厂提供必要原料。 问题 现有餐厨垃圾处理厂都“吃不饱” 生物柴油生产和餐厨垃圾处理在郑州市并不是空白,目前郑州市共有3家生物能源公司、两家餐厨垃圾和地沟油处理企业,但这些企业全部处于吃不饱状态,尤其是两家餐厨垃圾和地沟油处理企业,因没有“食物”,已经“饿”得停产了。 据了解,郑州市的3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全部采用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生产,合计生产能力11万吨/年,而2010年实际产量仅有2.5万吨。 据郑州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生物柴油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能源林木果实。但由于生长周期长、郑州市的种植面积小,短期内无法支撑规模化生产。 另一种是废弃油脂。目前郑州市尚未建立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规模小、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郑州市生产生物柴油的废弃油脂主要来自河北、山东以及省内其他城市,市内供给很少。 郑州市已有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冠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环废弃油脂处理公司目前均因为没有原料供应,而处于停产状态。 郑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祝波告诉记者,整个郑州的餐饮行业,每天能“生产”出500吨以上的餐厨垃圾。这些垃圾99%都被回收泔水的个体户拉走。加上郑州市没有强制性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办法,餐厨垃圾的处理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对策 下月出台办法 加快餐厨垃圾回收 据介绍,虽然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但对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尚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要求,把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作为推进郑州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的抓手。郑州市已制订了部分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郑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区城市管理职责的通知》,明确要求餐厨垃圾要实行统一处置,其中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收集和运输,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处置。此外《郑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也明确要求要统一集中处置餐厨垃圾。 郑州市工信委建议,要尽快出台《郑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加快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尽快制定支持生物柴油发展的扶持政策。制订郑州市生物柴油市场推广的工作方案,通过优惠的价格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政策,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生物柴油市场。 记者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获悉,目前《郑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已经制定完成,预计下月会正式颁布。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