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根据研究和监测表明:气候变化改变中国粮食产区布局
(时间:2011/4/15 9:20:55)
  气候变暖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国家的农业生产。有关学者表示,根据研究和监测结果,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粮食产区因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产区也出现结构性变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候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管理博士王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三十年来,北方降水有所增多、南方降水则出现减少;另外,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的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均有所减少。
  王丹说,温度上升、降水带北移使得水稻的生产区出现调整,历史上很少种水稻的北方地区可以种植水稻,比如被称为“北大仓”的东北平原如今成为优质大米的产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降雨的增多、温度的升高是其中的重要条件。”王丹说,1979年黑龙江的稻谷产量不到100万吨,到2007年增至1500万吨,而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浙江地区,稻谷产量则从1979年的1300万吨降至2007年的600余万吨。
  王丹表示,尽管浙江稻谷产量降低不全是气候变化影响的结果,但是升温和降水增多不利于浙江的水稻生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稻生产。
  历史上,中国的粮食产区布局一般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南水稻、北小麦。在干旱、低温的偏北地区、南方一些丘陵地区,则有玉米的种植区。
  王丹说,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将持续,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