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环境保护部:中国各地辐射环境监测均未现异常
(时间:2011/3/15 10:22:30)

  日本特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泄漏事件使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核电站如何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引起了社会关注。 

                        

大亚湾核电站


  记者从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获悉,自3月12日起,环境保护部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在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公布。
  目前我国各地辐射环境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我国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正常状态。
  中核集团公司首席快堆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銤昨日表示,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核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可控,但也应从日本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制定更加周全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预案。
  徐銤表示,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事件分级表,这次福岛核电站的事件等级被日本官方评定为4级,低于5级的美国三里岛事件,更远低于7级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按照现在掌握的信息看,反应堆处于受控状态,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准确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是有限的,不会大范围波及群众,更不会远距离飘散。但对后续情况仍应密切关注。
  据他介绍,核电站发生意外时确保安全有三大要素,一是安全停堆,二是导出余热,三是包容放射性。日本福岛核电站基本做到了上述三点,但由于1号机组和3号机组备用冷却系统失灵,剩余裂变产物产生的衰变热量无法导出,高温燃料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释放出来的氢气在核岛密闭厂房内发生爆炸,带出了部分放射性物质。
  徐銤介绍说,日本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为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的首批商用核电站,我国正在运行和建设的核电站多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后改进型或革新型核电站,安全性能优于首批投运的商用电站。
  他说:“我国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更加保守、安全,均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抗震标准、防洪标准等都做到了‘高一级’设防,并且受国家核安全局的严格审查。”
  大亚湾核电站有关负责人13日表示,经公司地震办公室电站监察系统数据显示: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地震仪表系统(KIS)阈值正常,均未触发报警。此次地震对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二期,不会造成任何破坏性影响。
  据介绍,我国目前在运行核电站选址中充分考虑了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因素,多选择沿海地质结构稳定区域,核电站厂址选择余地大。运行核电站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防抗强地震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充分落实纵深防御原则。
  此外,我国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至少设置了燃料包壳、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岛安全壳等三道坚固的屏障,具备了较高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因此,我国核电站具备了较强的抗强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
  据悉,中国共有13个运行中的核反应堆,总发电量达10.8吉瓦。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40吉瓦(相当于整个西班牙的电力需求),但还不到其总装机容量的5%。也有官员说,中国正在考虑把2020年的总发电量提高到80吉瓦或以上。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