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南京将出重拳打击最受市民诟病的空气污染阴霾天
(时间:2010/10/15 9:47: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健康,其中关注度最高的要数困扰着所有城市人的空气污染。在昨天由南京市科协主办的第八届青年学会年会环境科学学会分会上,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谈了自己的观点,并透露为了迎接2014年青奥会,南京将出重拳打击最受市民诟病的空气污染———阴霾天。
  重拳一
  双向疏散避免污染企业二次搬家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由气象部门负责监测,一般来说,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能见度小于10公里时,这样的天就被界定为霾天。上世纪70年代,南京全年只出现过十几天阴霾天,到了80年代就上升至40至50天,90年代已经达到100多天,而本世纪以来,南京市全年阴霾天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200天以上。
  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究竟该如何治理?包洪新表示,治理霾污染是一项综合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治理好化工污染企业,南京市多年前就已经在做的就是将大部分“污染大户”搬离主城。不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那些曾经的“郊区”成了现在的居住区,那些已搬迁企业又置身城区,面临“二次搬迁”。对于这个问题,包洪新表示,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生态优先、环评缺失、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弊端,制定规划需要有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
  “我觉得早期对城市发展规模把握上有偏差,最近几年南京工业企业搬迁,思路上更加理清。我们讲两个疏散,一个是企业向外疏散,向工业园区集中。第二是居民向外疏散,疏散的去向是向规模化居住小区集中。在我们现在的规划过程中,工业区和居住区是有明确间隔的,而且考虑了合理的布局。”包洪新还表示,南京市将在两年内关闭燕子矶周边所有的化工污染企业,到2012年底前,完成扬子石化、上海梅钢等10家以上重点企业主要设备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确保实现设备运行稳定和达标排放。
  重拳二
  全市遍撒“眼线”监控工地扬尘
  今年以来,多个市政工程扎堆进行,工地扬尘污染也成了加剧霾污染的重要因素。包洪新表示,目前全市设置了扬尘监测9个国控点、44个市控点,江南9区每月各设置2个工地扬尘动态监测点,全面掌握扬尘污染的现状、分布和趋势,并适时将扬尘监测数据向建设单位和区政府通报,每月组织各个部门对每个区的工地进行抽查并且对所有被监控的企业进行打分,录入城市管理平台。
  据8月份监测数据显示:扬尘污染水平好于上半年,9个国控点中除迈皋桥、奥体中心、浦口3个监测点略超标,其他点全部达标;44个市控监测点中,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的是白下、栖霞和江宁区,不过已经落实了整改举措,比如进行工地路面硬化、做好围挡、进出车辆冲洗、渣土车密闭、洒水车洒水等。
  重拳三
  加快淘汰黄标车,发展轨道交通
  南京市正在推行主城区限行高污染车辆,并逐步淘汰部分黄标车以及老旧车辆,这一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类车辆的限行会给南京市的环境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对此,包洪新说,南京目前仍有高达9万辆黄标车,而淘汰1万辆黄标车就能为28万辆国四标准的轻型机动车腾出环境容量。如加快淘汰速度,将可以在现有机动车排污总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腾出200万辆新车的环境容量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成为“有车一族”的愿望。
  不过,他强调,解决交通污染根本问题在于发展绿色交通,大规模地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对南京来说,从控制污染角度来讲,从环保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希望居民和社会少用单独车辆,多用公共交通方式。我相信今后10年或者15年以后,南京市以地铁为骨干的绿色交通网络建成之时,南京交通的方式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包洪新还透露,结合绿色青奥会的准备工作,南京环保的重心工作已经转向蓝天行动。
  相关新闻江苏省碳排放排名苏州第一,南京第二
  “江苏地区的碳排放,从量上说,最多的是苏州,南京第二。”昨天,在由南京市科协主办的第八届青年学会年会环境科学学会分会场上,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教授表示,现在的低碳已与城市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据介绍,总体来说,我省的碳排放总量,按量的大小来排,顺序为苏南、苏中和苏北。毕军说,这与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类似。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