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境】地铁出行为空气质量“减负” |
(时间:2010/9/28 10:26:09) |
一边是地铁的开通,让老百姓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一边是对高污染车的“禁入令”,10月1日起将限制其在绕城内行驶。双管齐下,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蓉城的蓝天将“指日可待”。27日,在地铁正式通车试运营的第一天,市环保部门号召全市市民,尽量选择地铁、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的方式,以“绿色”代替“开车”,为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铁开通 为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减负” 昨日,成都地铁正式运行,市环保部门号召全市市民,选择地铁、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的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城区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 根据2009年成都环境质量“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在不同程度进步的同时,唯独二氧化氮浓度这一指标却有所上升,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的“元凶”。最新数据显示,二氧化氮污染浓度的绝对值上升很快,这和我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密切相关。而随着地铁的开通,上下班选乘地铁的市民将会增多,地铁这种轨道交通对空气污染基本为“零”,因此,选择地铁来代替开车,也是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专家表示:“从无车日的对比监测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机动车的减少,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无疑的。”昨日专家建议,在相关部门重拳出击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同时,也倡议市民绿色出行,尽量以步代车,或选乘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为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减负”。 高污染车 下月起被拒之绕城以外 用选择“地铁”这样绿色的出行方式来为空气质量“减负”之外,从10月1日起,我市也将全面对高污染车实施限时“禁入令”,将高污染车拒之绕城以外。 数据统计,目前,全市机动车达到了250万辆,其中高污染车也就是俗称的“黄标车”(不含摩托车)的保有量达到了23万辆。数据显示,这23万辆高污染车,每年将排放一氧化碳9万吨,碳氢化合物1万吨,氮氧化合物1.7万吨,如果按比例来算的话,在全部机动车中,我市“黄标车”(除摩托车之外)的排放总量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一氧化碳45%,碳氢化合物63%,氮氧化合物65%,可吸入颗粒物88%。专家表示,由此可见,“黄标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虽然较低,但其排放量较高,占到全部机动车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特别是对高污染车的限行,更是成为了环保部门的重拳出击。 据了解,在5月1日我市这23万辆高污染车全面禁入三环路的基础上,从10月1日起,这些高污染车也将被拒之在绕城之外。专家表示,扩大高污染车限时限行区域后,我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将有效削减,影响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的二氧化氮浓度也会得到降低。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