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境监测】河北抓制度强能力 环境监测说得清测得准 |
(时间:2010/8/27 16:22:54) |
为实现“说得清、测得准”的目标,全面推进监测工作的历史性转型,河北省环境监察监测工作以标准化建设和自动监控网络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环境监察监测的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应急预警能力,逐步深化环境监察监测内涵,拓展监察监测领域,全方位服务环境管理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分析环境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最基础、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河北省各级监测站坚持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完成了包括各类概要、报告、公报、日报、月报、季报、分析报告等工作,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通过开展监测质量年等活动,健全了“内审制”、“会审制”、“巡检制”、“拒签制”四项制度,对监测数据质量实施严格控制。在规范数据及报告审核制度的基础上,对涉及的各部门、岗位或工作场所的所有质量活动、技术规范实施严格管理和控制,确保环境管理服务各项数据准确及时。 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装备水平 能力建设一直是河北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对监测能力建设投入不断增加,相继建设了3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双三十”县建设了3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统一购置仪器设备,武装了100个县级站(每站60万元)。全省11个设区市监测站累计投入监测能力建设资金8700万元,新增仪器设备560台(套),拥有监测用房29300平方米。全部配备了空气污染应急监测车,实现了空气自动监测。今年,除廊坊、邯郸站正在新建监测大楼外,其余9个二级站都已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并全部通过了计量认证复查工作,石家庄市站还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复查。目前,河北省113个三级站中有106个站具备了监测能力并通过了认证。 积极整合资源完成监测任务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监测站认真落实全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周密部署、科学组织、突出重点,圆满完成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环境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监测任务。一是突出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完成了对城市空气、酸雨、地表水、声环境等环境质量的日常监测工作,组织实施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海水、生态环境和重点考核任务的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二是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组织开展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为环评验收提供了依据。完成了排污许可证监测和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监测,为掌握污染源的污染状况、污染治理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三是开展了农村环境监测试点,组织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行了全省机动车尾气联网监控管理,规范了检测机构检测,年检车辆较上年大幅提高。四是圆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在处置行唐县四氯化硅泄漏事故、张家口崇礼县紫金矿业尾矿含氰废水泄漏事故、参加长城6号演习、梅花味精污染事件、国庆应急演练中,省站、石家庄、廊坊、张家口、唐山、保定等设区市站均圆满完成了监测任务,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五是紧紧围绕当前环保重点工作,积极完成了七大流域生态补偿监测和“双三十”监测任务。各设区市监测站也积极开展相关专项监测,出具了大量监测数据。六是全力推进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省土壤监测布点4990个,分析项目多达69个,获得数据29万个。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