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山东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时间:2023/8/9 10:24:58) |
“这个电脑主机大小的设备是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价值220万元,能快速定性有毒有害气体成分,主要用于环境应急;旁边两台快速COD测定仪,可以在半小时内快速测定水样的COD浓度;全自动紫外测油仪能测定地下水、地表水中的石油类、总油等,有效减少了挥发性药品和人的接触,全程自动,数据稳定……”7月28日下午,记者随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现场观摩小组到邹平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实验室参观学习,现场一台台先进的设备引得大家驻足观看并不时发出阵阵称叹。
近年来,围绕污染治理的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邹平市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投资建设17个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站点,18个空气地面微站,2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15台套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新增、更换实验室仪器33台套,全面提升实验室自动化水平和应急监测能力。滨州市生态环境局邹平分局牵头建设的区块链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区块链+智慧城市”方向仅有的六个典型案例之一。邹平市升级监测监控设备,完善监测监控网络,逐步实现对排污企业、污染源和重点区域全天候、无缝隙监管,是山东省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对记者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和基石。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要求,遵循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支撑好、服务好、保障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山东实践。”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数据服务支撑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扩大,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任务逐渐加重,重点企业在线监测数量逐年增加。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霍太英介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山东省把监测监控工作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统筹谋划,放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全局中系统部署,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开拓、埋头苦干,勇于拼搏、甘于奉献,高质量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山东省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改革创新,制定《山东省省与市县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实施细则》,厘清监测事权,理顺经费保障渠道。制定全省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及装备配置清单,为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夯实了基础。完成全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试点,初步建立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和监测技术体系。济南碳监测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的高、中精度温室气体监测和质控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持续开展秸秆焚烧、VOCs高值关注区等遥感监测,有效补齐部分领域的污染防治短板。
严格落实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开展全要素、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生态环境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实行严格的惩戒制度,对人为干扰行为实行“最差值替代”,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强化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制定《山东省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规定》,构建“互联网+非现场监管”模式,提升非现场检查的能力。加强监测与执法的密切配合,严厉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行为。
山东省逐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数字化运行体系。智慧监测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国家试点,多次在国家层面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大数据平台已在服务生态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连续两年被评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优秀案例,9个案例入选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每年在省公共数据开放网向社会开放数据2.5亿条,在省直部门连续多年保持第一。
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建立大气污染源远程监督帮扶机制,实现监测监控与执法监管有效联动。建立环境空气污染高值区管理常态化机制,助力精准治污。综合运用数据分析、预报预测等手段,分析发现问题,推送污染源问题线索2.8万个,减少排放废气污染物6294吨。每月组织召开环境质量形势分析通报会议,通报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研判生态环境形势,传导压力,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山东省各市根据当地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积累形成各有特色的工作机制、成功经验。滨州、东营、烟台、济宁、日照、乐陵在会上分别从智慧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
滨州市副市长毕志伟对记者说:“滨州市投资 2.2 亿元建成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开发大气、水、固废、核与辐射、应急指挥5大应用模块,探索‘信息预警—异常告警—综合分析—监测监管—决策支持’全闭环处置模式,经验做法获评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介绍,东营市从严保障监测站点不受人为干扰,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与县区分局负责人签订防范人为干扰监测行为“军令状”。持续抓好在线监测监控网络管理,做好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审核和数据分析,确保有效数据传输率达到要求。
烟台市针对大气、水、海洋、生态、辐射等专业领域技术薄弱环节,利用驻市监测中心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探索专业技术支持与日常管理交流双向对接新模式,建立完善监控、监测数据“双印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赢。
济宁市大力实施强基固本、监测网络全覆盖、监测数据赋能“三大工程”,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照市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为基础,投资2641万元构建了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建立起高位指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乐陵市扎实推进环境监测能力提档升级,建好协同体系,“三水共治”、生态协同治理成为全省典型,荣获国家级、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EOD 项目试点、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提升监测监控能力
侯翠荣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字强国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继续做好环境监测垂改“后半篇文章”。
要加强党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不懈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干事创业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建设高素质的生态环境监测队伍。严守廉政底线,狠抓关键环节和关键少数的廉政风险管控,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廉洁意识、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努力把山东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队伍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监测监控整体效能。省及以下环境监测垂改后,全省初步形成“1+1+16+X”监测体系,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其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在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驻市监测中心与驻地政府的关系、驻市监测中心与属地市生态环境局的关系、省市县三级监测机构的关系、生态环境系统内监测机构与社会监测力量的关系。强化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坚决守住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始终对监测数据造假、干扰监测数据等行为“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各市生态环境局要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从人员、资金、装备、管理等各方面深入分析县一级监测能力的短板弱项,“一站一策”研究工作措施,尽快提升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按照“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建立省市县一体化的共建共享模式,加快建设绿色智慧的山东数字生态环保平台,不断提升全省数字生态环保水平。
霍太英强调,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要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以担当负责的态度,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风貌,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以监测的现代化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美丽山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
|
|
推荐图片 |
| 立邦发布宜居CITY更新一站式改造方案 | 6月19日,第21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第20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建设博览会在北京隆重举办,立邦秉承刷新美好生活空间的企业使命,携手城博会重磅发布宜居CITY更新一站式改造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