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境】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与净化技术研究高端论坛召开 |
(时间:2012-7-10 11:13:52) |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发起召开的“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与净化技术研究高端论坛”,旨在总结近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解决室内和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上的成果,探讨科技惠民途径。来自国内从事环境科学、气象科学、密闭空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污染监测控制研究的十多位两院院士,以及室内环境、车内环境污染防控的100多位科技工作者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就人居环境空气PM2.5污染控制的策略与研究展望的情况作了专题报告。他介绍了当前解决PM2.5污染问题的四大控制策略。即使用清洁燃料,主动禁烟,特别是不要在室内吸烟;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加强净化治理。在侯立安院士的专题报告中,还提出了涉及到室内环境PM2.5空气净化的四个研究方向:一是技术基础方面。标准体系的研究,完善人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体系,为PM2.5防控提供依据。加强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如控制指标及指标限值等。注重标准系统性和前瞻性研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和定期修订空气质量标准体系。二是监测预警方面。跟踪国际先进监测技术,研发国产化高精度、自动连续监测仪器,有可能做一些便携的监测仪器。三是控制技术方面。创新研究单一或组合控制技术,探索联合净化方法。开展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与优化研究,开发新型净化产品。四是健全与人居环境质量相关的产品认证及标志管理,促进绿色建筑设计和材料研发。研究开发与建筑节能环境相容、提高生活质量的生态环境建材。 著名气象科学家李泽椿院士指出,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气象条件对人居环境影响,可采取六项措施:即重视规划,防止经常的气象至灾影响人居环境;建立完善统一可共享的监测系统;建立危及人居环境的事件预测及影响预评估系统;建立诸多情景的应对策略方案;加强城市环境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建设统一的、科学的、安全避难的基础设施。 著名环境化学专家唐孝炎院士就城镇化率对人居环境中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他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跟过去不同,老的一些污染问题我们能够解决。比如现在提出PM2.5的污染问题,我们原来对PM2.5的认识,认为它只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影响,而新的研究表明,不仅是呼吸系统,它的细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的肺泡以及血液,并且影响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遗传系统等等。为此,提醒我们在不同时期,应进行不同研究。 从事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的研究专家江桂斌院士作了“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的技术途径”的专题报告。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化合物在我们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结果造成了我们环境新的化合物的输入,新的化合物在复杂的环境影响下,包括光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由此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污染物。当前,对新的污染物的研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命题。江桂斌还分析了室内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四大特性:一是持久性,在环境中非常难以降解,像二恶英、PPT非常难以降解。二是具有全球传输的特点。三是生物颗粒有机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水体中、大气中、环境中和生物体中,即使浓度非常低,其产生的毒性也会非常高。四是毒性,这些化合物具有比较高的毒性。 此次论坛承办单位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宋广生介绍,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室内环境标准制定、室内环境净化治理和室内环境净化技术产品科研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我国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研制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在今年召开的国家科技大会上,中科院的室内空气甲醛净化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