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我国科学家发现气候变暖南极磷虾种群密度呈不断下降趋势
(时间:2011/11/11 15:56:07)
  11月9日电 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课题组日前通过对海豹毛进行氮同位素指标分析,发现20世纪南极法尔兹半岛海域磷虾相对种群密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这是由于过去百年该海域变暖和海冰退却所致。该成果7日在美国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发表。
  南极磷虾是南冰洋食物链的关键物种,支撑着数量众多的企鹅、海豹和鲸等高等捕食生物,对南冰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拖网捕捞和回声探测技术,此前国际学术界已检测积累了近30年来的南极磷虾种群密度情况,但对于更长历史时期磷虾的种群密度变化却无法得知。而孙立广课题组独辟蹊径,为研究南冰洋磷虾种群历史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孙立广介绍,南极毛皮海豹以磷虾为优先选择的食物,只有当磷虾密度不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其他鱼类为食,因此毛皮海豹的食谱能反映磷虾种群密度的相对变化情况。他们选取了南极法尔兹半岛一段含有毛皮海豹毛序列的百年粪土层进行氮同位素分析,来研究海豹食谱营养级的变化,进而反演南极磷虾在食谱构成中的比例变化(磷虾的营养级低,鱼类的营养级高),从而得到磷虾种群密度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过去百年来该地区海域磷虾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最近30年来的密度变化与实际监测数据相吻合。
  同时,南极磷虾是一种喜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对海洋温度和海冰密集度极为敏感。课题组通过对比该海域过去百年来的海表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认为西南极半岛海域的变暖很有可能是造成磷虾种群密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