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万信达徐国钢:打造园林全产业链下的经营模式 |
(时间:2015-8-24 14:16:29) |
“园林行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普通的园林景观市场趋于成熟稳固。而另外一个新兴的领域“生态修复”,存在巨大发展潜能,未来十年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万信达”)董事长徐国钢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万信达近18年专业从事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建设,已形成集生态、景观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工程施工、养护管理、苗木产销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具体业务范围涵盖受损边坡生态修复、采石场复绿、矿上修复、盐碱地改良等项目总承包及BT、PPP模式运营管理。 一份2015年园林行业报告显示,园林行业全行业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7亿元、21亿元、20亿元,净利润增速趋缓下行。园林公司核心问题是市政园林回款期长,造成账款回收不力,经营现金流净额常年为负。而引入PPP模式回款有保障,预计园林现金流将逐步好转。 三大核心竞争力 记者:您投身园林行业二十年,能否谈谈园林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徐国钢:园林行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而另外一个新兴的领域“生态修复”,存在巨大发展潜能,未来十年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在生态修复领域能从事这种项目的企业还不多,万信达在这个领域有先天的优势。 记者:万信达与其他新三板园林公司相比,有什么优势?核心投资价值是什么? 徐国钢:新三板中已经有若干家园林企业挂牌。相比之下,万信达是全产业链的产业模式,第一,从生态修复到园林景观设计,再到技术研发直至施工管养和项目总承包,现在又可以加上项目的后期运营,全产业经营是多数企业不具备的;第二,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和开发作为核心竞争力。2006年公司获得了国家进步二等奖,得奖技术为“道路边坡植被恢复的综合技术研究”课题,这是迄今为止本行业的最高奖项。第三,公司建设和提升了 三大业务系统:规划设计、营销投标和项目管理系统。 三招获取较高投资回报 记者:资料显示,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降,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徐国钢:这里有四个原因,首先,受宏观经济调整影响,政府投资的生态项目和大型的公共项目资金到位和立项时间都往后推迟,导致项目的需求数量减少;其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第三,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加强了对项目的评估和筛选;第四,为登陆资本市场,公司进行内部架构调整,也带来业务波动。 今年以来形势有了变化,外部形势有了一定的好转,公司处于上升阶段,国家对生态环境修复的需求不断加大。公司已经走上了资本市场,具备了大项目的议价能力,有了资金和人才储备,我们也更具有了竞争能力。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年度任务的三分之一,下半年是旺季,有把握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 记者:如何在PPP模式当中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徐国钢:第一,加强项目评估,筛选出好项目,项目本身对甲乙双方都有利、具有可持续性和操作性;第二,重点选择诚信守约,价值认同较一致的项目甲方;第三,派出公司优秀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从而保证项目的回报。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