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水处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水处理】日立集团转型谋变 布局水环境领域
(时间:2010/12/28 10:55:51)
  今年是日立集团成立100周年,一直以来,它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综合电器厂商。日立与水,说起来似乎还是比较新鲜的话题。事实上,这家公司创始之初即有专门做泵的日立电机,还有其他的水处理设备,在水领域以设备供应商的面貌出现。即便如此,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副社长、日立制作所水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事业本部部长的上田新次郎博士,在接受中国水网专访时,仍将日立在水环境方面的开拓,称作“创业”。
  整合业务,拓展海外市场
  水的输送,饮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包括泵在内的相关设备的生产,以及其他的信息相关联的产业的发展,这些是日立集团于今年6月成立水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事业本部的基础。
  这些产业主要在日本国内开展,从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日本水环境的整治,日立在日本市场占有的份额比较大。21世纪以后,日本国内水市场的需求已经走向一个成熟化的阶段,市场逐渐趋向于饱和。
  “我们几年前就开始考虑,在水方面,怎么样来开展事业,如何对待这个事业。如果我们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水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上田先生说。中国、东南亚、印度、中东、南美等新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市场较大,最近几年来,日立对此做了很详细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日立决定进入这些成长型市场。与此同时,回首看内部,与水相关联的事业部有好几个。“我们就觉得,如果在日本内部的话,可以自由竞争,没问题;面向海外,作为日立集团的话,还是要拧成一股绳,向海外共同拓展。”
  这是日立水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事业本部成立的一个出发点,还有就是,日本国内水业务内容,和海外水业务内容有根本差异。
  每个国家有自己固有的市场,有自己固有的特色。日本国内比较成熟的市场,就是设备的提供,工程的建设,而在海外,还有运营、投资方面的需求。另外,在提供水技术的时候,原先的技术,扩充、演变、应用还有提升空间,日立集团本身的特长是信息系统,和水的技术、设备相结合,才有自己作为差别化的技术优势。
  日立决定做一个水处理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而不光是出售技术、设备,还会运作项目、进行投资,根据市场不同需求进行变化。这样,需要在日立内部有一个变革的过程,因此,成立了水环境事业本部,这是一个体制化的对应过程。
  日立在水方面的业务,2009年销售额是1150亿日元,在此基础上,通过有组织的海外扩张后,期望水环境事业本部在2015年能够达成2000亿日元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是海外市场的扩大,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水业务在日立集团的比重
  金融危机后,日立集团销售额有所下降,2009年为9兆多日元,水业务是1150亿日元,换算下来,水环境事业本部占比是1.2%。2015年,这一块业务的目标是要翻倍,在整个集团内部的事业中占到2%左右,而日立集团的整体业务不可能翻倍。上田先生表示,日立提出公司的事业内容有一个转型的过程,从一个电器厂商逐步向一个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厂商靠拢,在整体事业中水环境事业的比例会有增加,不过增加的幅度现在还不好估计。
  水环境事业本部的内容,包括现在的:机械设备提供,EPC(工程)服务的提供,这些要继续加强,同时,在运营方面,BOT投资方面,也加进去。
  有三块重要市场:一是给排水,应该是水市场里份额最大的部分,日立要积极参与;二是面向水不足的区域,海水淡化设施的建设;三是中水回用,这也是面向水源不足地区的解决方案。这三个不同的市场到底占多少份额,如何来做,现在日立还在思索的过程中。
  日立在海水淡化方面的研发
  海水淡化有两个重要的技术,一个热法,一个膜法。上田说,日立在中小型海水淡化设施的膜法应用上面具备经验。现在海水淡化整体的技术方向是膜法,因为关系到成本和能源回收问题。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