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地级市水权交易全覆盖 |
(时间:2023/12/26 10:35:02) |
12月21日,淮南市安徽艾葛赛环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集电厂再生水水权交易在国家水权交易平台成交,安徽省地市级水权交易实现全覆盖。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健全完善用水权交易平台,加强用水权交易监管,鼓励各市开展水权交易,在全国率先实现16个地级市水权交易全覆盖。
制度为先。出台《安徽省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皖水资源函〔2019〕87号)和《安徽省水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皖水资源函〔2017〕1937号),明确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和水权交易相关工作要求,初步建立我省用水权改革制度体系。坚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原则,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指标体系;积极开展长江和淮河流域水量分配,完成全省36条跨市、21条跨县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基本实现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全覆盖,基本建成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体系;制定全省地下水管控指标体系,以区县为单元明确地下水取用水量、地下水水位管控指标,全面构建从地表到地下、区域到流域的初始水权分配体系。
试点引领。结合我省实际,相继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选取典型区域和流域开展水权确权试点。2019年,六安市金安区作为全省首个水权确权试点地区,完成安徽省首宗水权交易;2020年,黄山和宣城市开展新安江流域水权确权试点工作,出台《新安江流域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暂行)》,实现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权确权全覆盖;2021年,淮北市开展相山区水权确权试点工作,为皖北缺水地区水权交易探索先行经验;合肥市选取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开展地热水水权交易试点,统筹协调区域内地热水管理和地下水保护问题,完成安徽省首宗地热水水权交易;2022年,黄山全域实现水权确权全覆盖;2023年,全省首例工业“合同节水+水权交易”项目在铜陵市落地,并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挂牌,以节水助推用水权改革。
全面推动。鼓励各市加快推进用水权改革,将用水权改革工作纳入省对市最严格考核,努力营造“以考促干”氛围。加强平台建设,开通中国水权交易所交易系统安徽平台端口,创建中国水权交易所安徽省水权交易大厅。全省各市在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再生水水权交易等领域积极探索,交易单数和交易水量不断取得突破,初步构建多模式水权交易新格局。2023年底,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16个地级市水权交易全覆盖。
下一步,安徽省将出台我省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方案,对新时期全省用水权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创新用水权改革路径,因地制宜破解丰水区用水权改革难题,聚力培育水权水市场,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动能。
|
|
|
|
推荐图片 |
 | 湖北首家生态环境与低碳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 12月5日,湖北首家生态环境与低碳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由武汉轻工大学牵头,联合20余家业内企业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等11位专家受邀担任该学院专家指导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