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法规】中国首部垃圾分类法规拟出台考量执法能力
(时间:2011/4/8 15:36:02)
  时隔11年之后,广州再度启动垃圾分类,自本月起实施中国国内首部垃圾分类的地方法规,强制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不过,广州这项新政的推进仍旧困难重重,到目前为止,社区垃圾桶的配备仍未完全到位,部分市民也反应冷淡,认为广州“软硬件都没有准备好”。
  和中国各大城市一样,广州在垃圾分类处理上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2000年,广州被列为国内首批分类收集垃圾的试点城市之后,当局一度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不过,市民普遍意识不足,社区宣传也不到位,这一工作很快陷入了尴尬场景。在2009年,广州又回到原点,宣布不再投放分类垃圾桶。
  经过11年,垃圾分类仍是徘徊不前,而垃圾处理的压力却与日俱增。根据广州市的官方数据,广州每天进行填埋和焚烧等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有将近1万5000吨,而目前广州的垃圾处理设施基本上是在超负荷运作,推行垃圾分类已是势在必行。
  今年,广州宣布将重新启动垃圾分类,并制定了国内首个地方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强制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这一条例从本月起开始实施,在广州部分区域先行试点,违规的个人将被处以50元(人民币,约10新元)罚款。不过,在该条例正式推行一周之后,广州垃圾分类的工作被批评为“软硬件都没有准备好”,一些社区的设施设备仍没有到位、相关宣传不足、不少民众还不清楚具体应该如何分类。
  承担执法工作的广州市城管委不讳言困难重重,表示这是一场“攻坚战”,并承认在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展之前,“组织领导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投入经费不到位、设施设备不到位”,而这直接影响了相关管理的工作。
  对垃圾分类的推广表示不看好的民众不在少数。在天涯论坛上,有网民表示,改变民众几十年来形成的旧习惯将是一场持久战,短期内不大可能会有明显效果。也有网民指出,广州一直没有专人在社区指导民众如何分类垃圾,相关的电视节目也欠缺,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除广州外,中国各大城市都同样面临垃圾处理的困局,近十年来,不少城市都先后尝试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但大多无疾而终。为推进垃圾分类,北京在去年底曾经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不过,当中的“居民不分类倒垃圾罚款”的条例,在反对声浪下被迫取消。
  在广州,尽管质疑声音不小,这项处罚的条例最终在法规中保留了下来。而作为全国首个立法进行分类收集垃圾的城市,倘若广州率先在此获取成功经验,将可能成为中国其他城市效法之处。
  尽管从目前来看,广州垃圾分类的前期准备暴露出不少问题,但相关工作无疑正在这里逐步推进。社区与街道根据要求制定了宣传计划,部分街道还表示,垃圾回收的利润,将抽取部分来奖励居民,以此鼓励居民配合工作。
  对违规者的取证与处罚是当中的最大难题,同时也是对政府执法能力的考量。广州市城管委的3000多名城管执法队员将分布广州各社区,为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同时也肩负执法的职责。对此,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宣称,执法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并要求全队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为困难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森特股份联手三棵树推动涂料行业能源转型 
  节能减排与全球每个国家、行业都息息相关。涂料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整个行业正在努力探索环保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