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政策】江苏省通过《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 |
(时间:2010/8/30 10:06:00) |
江苏省长罗志军近日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江苏省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气环境改善工作,并将逐步完善。 区域督察:伸长执法监管的“触角” 去年,江苏省成立了苏南、苏中、苏北3个环保督查中心,代表省环保厅,行使环保执法监管和督促检查职能,从而把环保执法监督的“触角”直接伸展到全省52个县(市)。 区域监控:防止脱硫装置“偷懒”,启动氮氧化物防治 由于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加上传统的环境监管手段落后,导致有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时常与执法监管打起“游击战”,甚至一些脱硫设施成了摆设。 面对执法监管新课题,江苏省环保部门与电力部门联手,推出了区域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这一区域监控平台承担了全省37家大型燃煤电厂126台脱硫机组全天候实时监控的重任。 前不久,为扩大区域监控的范围,江苏省又确定,对全省20吨以上燃煤锅炉实施统一的区域自动监控。目前,全省147家热电厂的在线监控省级联网正在抓紧推进,有望于今年9月1日全部完成。 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火电厂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间新、改、扩建火电机组必须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现役火电机组在采取低氮燃烧技术的基础上逐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加强钢铁、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达标整治。 区域联动:实行五个统一,提升区域防治水平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建立全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各地各部门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 今后,江苏省要在火电、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纺织等重大行业进一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防控区域大气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解决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问题。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