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法规】四川省成都市民用建筑全面试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时间:2014-6-18 10:52:25)
  据悉,成都市已编制完成《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和《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要点》(以下简称《审查技术要点》),并将于近日发布实施。
  “绿色标准”发布 中心城区居住建筑采用地下停车位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当前,成都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技术导则》和《审查技术要点》是成都市编制完成的第一个关于“绿色建筑”的技术性文件。
  成都市建委副巡视员补学冬介绍说,此次发布的《技术导则》包含了场地及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民生亮点突出。 
  其中规定,在场地内交通系统规划中,住宅室外地面停车数量占总停车量的比例不宜超过10%;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停车位应全部采用地下停车位等。在景观环境设计方面,不砍伐、破坏建设场地内树龄大于5年或树径大于10cm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进行移植;住区绿地率应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应不低于1㎡等。
  同时,为加强《技术导则》的贯彻执行,《审查技术要点》也一并发布执行,用于成都市域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技术审查。补学东表示,根据《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要求,“自2014年起,新建项目应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项目报建审查时,应同步按照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审查。”因此,本次编制完成的关于绿色建筑的技术性文件,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技术标准的作用。
  2年后将体验到绿色建筑高舒适度、低耗能等好处
  按照《技术导则》和《审查技术要点》设计的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有什么样区别?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民介绍说,相比普通建筑而言,依照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技术标准进行的建筑设计,会更加注重建筑功能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建成后的建筑对环境会更加有利,更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更好,日照采光更佳,后期使用更节能、更健康、更舒适。
  刘民认为,“这两个技术规定的颁布,会促使成都市的建筑设计由粗放式逐步向精细化转变,成都市的建筑也会在节能、健康、舒适和环保这一层面上一个台阶。
  对于大家关心的,何时能享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利好?补学东表示,根据一般建筑项目建设周期,住宅设计过程大约6个月左右,施工周期由于项目不同,时间不一致,常规住宅项目约2年左右,所以群众住上应用绿色理念设计的房屋,应在2年以后。到时,大家一定能体会到绿色建筑带来的高舒适度、低能耗运营、低成本维护的好处。 
  绿色建筑将为房地产业带来积极影响
  《技术导则》和《审查技术要点》的发布,会对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常务副总建筑师涂舸认为,一星级建筑通过优化设计,现在基本不增加成本;二星级和三星级建筑根据具体的建筑类型和特点,成本增加程度有所不同,但不会太多。随着建筑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会越来越少。
  “我们看绿色建筑的成本是放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来判断,建筑的运行耗能会降低40%-60%,这才是是真正价值所在。”涂舸表示,一旦购房者和使用者认识到这些好处后,反而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提升。此外,绿色建筑提高了建筑品质,还会带来建筑的增值。据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调查显示,获得绿色标识认证的建筑租金普遍提高30%-50%。
  因此,《技术导则》和《审查技术要点》的发布会对成都市房地产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政府投资建筑今年起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据了解,为落实《技术导则》和《审查技术要点》的实施,成都市建委将在项目实施方面抓好设计。补学东告诉记者,两份文件发布后,市建委将对成都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咨询机构等进行专题培训,使实际使用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绿色建筑发展形势、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同时,市建委将落实《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新建项目的报建审查中,增加绿色设计相关要求。
  除了建立技术标准规范、抓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外,成都市还将以多项举措推进“绿色建筑”行动,例如,积极争创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结合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
  同时,成都市将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建立能源审计报告制度,对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切实推进建筑工业化和全装修,研究制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
  据悉,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基础配套设施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自今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四川省开展“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四川省政协联合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四川省委开展“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重点调研   保护中开发 呼吁战略性制度设计    近日,四川省政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