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构建相适应的环境金融体系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时间:2009/10/13 13:20:40) |
环境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为21世纪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从我省省情出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为我省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动力。国际经验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来支撑。因此,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适时构建环境金融体系已势在必行。 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目标之一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的不利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调节长江水系、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人类生存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鄱阳湖区域各级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鄱阳湖区域也是江西省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与生态保护的要求是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经多方调研论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态优势,促进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构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目标定位是“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 然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世界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上仍存在较大的障碍。如能有效解决各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的低碳排放问题,将直接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环境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抓手 过去,金融机构曾被认为与环境无关,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时,金融界越来越被要求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这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共识。为此,环境金融应运而生。所谓环境金融,是指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在相关项目的投融资过程中要体现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它不仅要求金融业率先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金融发展模式,更强调金融业关注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环境金融与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关系,环境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抓手,低碳经济有利于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金融对于低碳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业本身对于低碳排放高度关注,从而注重在日常运营中尽量少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如尽量减少汽车、空调等高能耗产品的使用量。二是金融业在对相关贷款项目的审批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项目的低碳排放问题,对环保、旅游、文化等碳排放量较少的产业项目提供优惠方便的贷款,而对传统能源、传统资源等高碳排放的产业把紧贷款审核关,控制该类产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三是发挥金融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社会资本向低碳产业集聚。只有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趋近良性互动,各个项目都赢得相应的回报,各类金融机构也才能分享相应的发展成果,从而促进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构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金融体系 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社团甚至是普通民众都应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项目融资的环境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加快环境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要努力提高本身的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金融发展机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适时建立环境风险投资基金、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环境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开展商业银行的绿色贷款以及环境信用风险评估,重点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经济发展,创新出环境与金融互动的金融工具。在具体运作中,建议选择若干个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的具体操作单位,通过政府特别投入、企业税务提取(如碳税)、社会公益充值等多种方式充实该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低碳产业的先期风险投资、低碳产业技术升级项目的经费支持以及相关企业的奖励等方面。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交易平台,逐步形成一个特殊的碳金融市场。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建立了碳交易所、气候期货交易所等交易网络,对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我省一方面,可以鼓励已有金融机构参与建立相应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成熟的交易平台在江西设立分所、分部。在构建交易平台的同时,要对交易市场进行适当引导,具体内容包括碳交易市场统计调查、规章制度制定等。 建立和推进CDM(即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库,不断提高我省CDM项目进入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市场的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之路是《京都议定书》的一项有益创举。全球碳市场支持符合成本效益的减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向发展中国家的融资和技术转让。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建议由政府牵头,会同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出动态的环保产业目录、环保项目库,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管理体制,推进CDM项目的国际国内合作。为促进该项目的具体落实,有必要在省一级层面建立起相应的统一协调和处理机构。 建立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机制,完善绿色信贷的经营管理体制。发展环境金融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环境金融理念的建立。一方面,政府在制定与环境有关的政策时,应考虑金融方面的因素,突破现有的金融思维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推动适合我省省情的环境金融产品逐步兴起和蓬勃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行业信贷政策管理,完善客户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信贷审查审批条件,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加强环境风险动态管控,转移、缓释信贷风险。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