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李小林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 莫里斯·伊玛 
  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 周泽荣 
六、大会演讲和考察交流的议题 
  1.中澳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走势 
  2.巴厘岛路线图及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温室气体减排 
  3.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 
  4.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建立 
  5.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的实施 
  6.减排温室气体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应用合作 
  7.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的交流 
  8.清洁发展机制(CDM)的规范推广(中澳CDM项目的开发、申报及管理,企业CDM项目设计文件编写,减排量购买方寻找、洽谈等) 
  9.中澳清洁发展机制的合作前景 
  10.绿色节能建筑的技术应用 
七、参会对象 
  中国、澳大利亚的政府主管领导,中国各省市科技、发展改革、环保、气象、林业、电力、煤炭、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澳大利亚各州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中澳两国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研究组织的负责人,环保企业和节能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 
八、会议时间及地点 
  2008年11月17日-24日,澳大利亚悉尼议会大厦。 
九、拟邀出席领导和演讲嘉宾(请以实际到会为准)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解振华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部长 黄英贤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 莫里斯·伊玛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李小林 
  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 周泽荣 
  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局局长Martin Parkinson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高广生 
  中国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 魏殿生 
  中国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 吕学都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董文杰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 翟若愚 
  澳新银行首席执行官 邵铭高 
  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副总裁比尔·肯特鲁普 
  澳大利亚新南威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教授莫里顿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理事会首席执行官 罗米利·玛杜 
十、项目展示 
  大会期间,将在大会会刊刊登展示CDM项目,并举办CDM项目的专场洽谈。请项目方于2008年11月1日前将CDM项目介绍以JPG图片格式(285*210)发E-mail至组委会。 
十一、论文交流 
  1.论文要求:参加本次大会交流的论文要求观点新颖、思路清晰、内容可靠、5000字以内,并附5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发E-mail至组委会。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职称;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2.本次大会征集的论文经组委会审评采用者,将编印成《中澳应对气候变化高峰会优秀论文集》。3.论文截止日期:2008年10月15日(未撰写论文者亦可赴澳大利亚参加本次大会)。 
十二、报名办法 
  收函后,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团和派员参加,填写好《澳中应对气候变化峰会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08年10月15日前传真至组委会,并电汇2800元报名费到组委会,以便办理签证、机票及酒店预订、会议注册等相关事宜。组委会收到《参会报名表》后即传真行程安排,通知交纳国际差旅费和签证所需资料。
| 
 咨询电话:010-84467852 13910184360   
传    真:010-84466450 
联 系 人:王一  
电子邮箱:cnjueqi@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 
时代畅想大厦301室   
邮政编码:100028 
大会网站:www.aacf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