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作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建筑的转型,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说。
城市建筑作为现代都市的核心标识,其在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全国建筑行业上下游加起来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并且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资源禀赋约束日益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的节能降碳成为当务之急。提升城市建筑能效、减少碳排放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北京的建筑特点包括高楼层、高容积率的建筑密度,以及电梯、楼梯等设备繁多,这些因素导致光照和通风条件较差,进而提升建筑能耗。”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浩介绍,北京市老旧建筑的能效改造面临挑战。这些建筑保温性能差,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的能耗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新建筑不断增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节能环保考虑,导致能效低下,成为能耗和碳排放的“黑洞”。这种情况使得建筑节能降碳的任务愈发艰巨。
“为推动北京市城市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首要任务是对北京市民用建筑的资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王兆华认为,构建一套完善的北京市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并对民用建筑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进行核算。这有助于深入剖析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降碳的内在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建筑部门绿色、节能、低碳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基于对北京市民用建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状况的深入分析,我们明确了民用建筑实现节能降碳的作用机制主要涵盖提升能源运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以及强化建筑节能设计3个方面。”王兆华表示,提高能源效益利用率是民用建筑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途径之一。这要求在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行全过程中,全方位地考虑如何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效益利用率。
建筑节能设计的强化是民用建筑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需全面考虑其节能特性,包括朝向、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以降低建筑物能耗至最低。同时,强调绿色建筑理念的融入,如采用环保建筑材料、提高绿化覆盖率等措施,实现建筑物的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建筑的节能降碳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北京等大城市持续推进节能降碳,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建筑逐渐变得‘绿色’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促进了经济的绿色转型。”李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