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的《合肥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标准的编制,将有助于打造更多超低能耗建筑,加速实现合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全市节能减排取得实效。
超低能耗建筑,是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其中,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降低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最终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和电梯能耗水平大幅降低。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合肥超低能耗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室内采用轻质化装修,不得损坏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和影响气流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应以本地气象条件、建筑功能和周边环境资源为引导,开展气候适应性设计,提高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隔热性能。
室内采光与环境指标上,卧室、起居室的窗地面积比应达到1/6以上,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应达到8%以上,主要功能空间室内天然光照度值达标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的面积比例不低于60%。
在保温隔热方面,宜采取合适的措施,改善区域微气候。比如,建筑形体设计通过体形转折、内凹、挑檐、外廊等形成自遮阳效果,降低太阳辐射影响;屋面可采取双层通风屋面、种植屋面、坡屋顶等隔热措施;合理设置各朝向窗墙比,东西向避免大面积开窗,北向不应设置飘窗。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全年有稳定热水需求的酒店、医院、宿舍和居住类托老用房等建筑,应优先采用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住宅建筑应设置太阳能或空气能生活热水系统,实现晾晒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