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土壤污染治理出新规 “净土保卫战”再加码 |
(时间:2019-8-29 14:36:36) |
2019年8月26日,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公布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 3499-2019)》发布稿。该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将对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工作产生深远的意义。 土壤污染指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后,引起了土壤成分、结构和功能变化。而这一变化最终会导致过量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分解、积累,抑制土壤中生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也令植物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对社会发展来说,土壤污染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是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会通过蔬菜和水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土壤污染是一种比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更加隐蔽,也更加具有不可逆转性的污染,因此一旦土壤污染发生,就很难治理。如今,各种类型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的无序排放,使得土壤污染也成为了亟待我们解决的突出问题,打赢“净土保卫站”的呼声越来越高。 土壤污染治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5年,土壤污染防治被写入《环境保护法》,拉开了我国大规模整治土壤污染的序幕。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迎来了里程碑似的进展。随后,《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为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撑。 到了2018年,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面世,这意味着从此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有了专门的法律,土壤污染的治理和监管都有了法律支持。如今,《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施行了8个月,为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出了贡献。 然,不可否认,与严峻的污染形势相比,我国的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工作,无论是实践还是标准法律体系的建立都还不够成熟。因此,不断完善污染防治体系,也是相关单位正在积极落实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指导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牵头制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 3499-2019)》。在该导则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将对种植食用类农产品的受污染耕地开展治理和修复工作,以减少污染物在农产品及土壤中的含量,并对耕地污染做风险评估。 目前,该导则已经由农业农村部正式颁布,并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但是耕地资源依旧紧缺。而如今,土壤污染肆虐,土地资源更受威胁。《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 3499-2019)》作为我国突然污染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能为切实减轻土壤污染,保障耕地资源和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