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专家建议适时启动空气质量标准修订
(时间:2024/1/29 10:29:08)

  “过去10年,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带来了可观的健康收益。”在《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科学研究证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对中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表示肯定,“适时启动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加强标准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将有助于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
  近日, 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在北京举办年度会议暨报告发布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支持并联合发布此次报告。
  空气质量标准应与时俱进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导值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报告》显示,全球99%的人口暴露在超出指导值浓度水平的空气污染中。尽管过去10年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但仍是全球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提出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这是中国巩固“蓝天保卫战”成绩的重大行动举措。
  “人群暴露现状、健康风险时空分布、暴露反应关系、健康损伤机制和易感人群等关键科学证据,可以为标准修订研究提供人群健康保护视角的参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宫继成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强调,环境基准和标准研究应当与时俱进,从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交互影响的角度开展新探索,“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动态的政策更新,将让我国在应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挑战时更加灵活有效,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需协同治理
  报告强调,气候变化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加剧健康风险,除了热浪、寒潮、洪涝、干旱和台风等极端气象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还会通过改变传染病媒介生物的分布、造成粮食减产、恶化空气质量等间接方式威胁人类健康。
  “中国必须优先采取气候行动,以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指出。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不仅具有“同源”的特征,也都会通过不同方式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还存在复杂关联和交互作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表示,报告聚焦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科学证据与建议,对未来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指出,中国2012版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标准限值的制定实施,助力中国过去10年PM2.5浓度下降57%,因此造成的过早死亡减少21.9%,相关结构调整措施使碳排放累计减少逾24亿吨,使GDP增加69%,实现了减污降碳和健康保护的协同增效。未来我国应以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通过制定实施基于健康保护的空气质量基准、标准和评价体系,有效统筹健康保护与清洁空气、安全气候、可持续能源与经济发展等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当前,我国已经明确了降碳减污协同的大方向,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中,需进行科学考量,综合考虑改善空气质量和碳减排的最优路径。以健康驱动空气与气候协同治理,可以助力实现多个发展目标的协同与路径优化。”朱彤表示。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湖北首家生态环境与低碳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12月5日,湖北首家生态环境与低碳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由武汉轻工大学牵头,联合20余家业内企业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等11位专家受邀担任该学院专家指导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媒体合作:010-80801894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